年榛君柘礼(年榛君柘礼)小说免费阅读完结版-年榛君柘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她连忙放下酒杯,语气诚诚恳恳:“儿臣只是想到让母妃和父皇的教诲,姜国子民都在为姜国大事牵挂于心,儿臣身为自又怎能偷懒,往后等儿臣学有所成,便也想为姜国社稷出一份力。”
姜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对安妃投去几分赞赏。
这场宴会,算是被年榛出尽了风头。
第二十章 算卦
正是此时,姜皇忽然看向身侧的君柘礼:“国师,你能否为朕的第九个孩子算算卦。”
君柘礼依言起身,朝着姜皇拱了拱手:“臣遵旨。”
随后,他朝着年榛走来,挥手拿出八卦命盘。
两人的距离不过近在咫尺间,年榛都像是隐约闻见他身上的檀香。
不消片刻,庭外晴空万里的天气骤变,点点细雨逐渐连成一片。
在众人感叹之际,只闻一声巨响!
君柘礼缓缓睁开眼,目光直直地看向年榛。
而年榛也毫不畏惧,只是想到了当初第一次见到君柘礼时,便也是这样的场景。
那时是她刚及笄之日,爹娘请来了君柘礼为自己的挂算。
君柘礼算到她将来能成大事,她也的确是成了除了她娘亲以外姜国的第二位巾帼女将军。
但是第一次见面,年榛却十分小看君柘礼。
她觉得君柘礼只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抗的伪君子。
可是后来,她曾亲眼见过君柘礼不在乎身份为救助受灾的黎明,对君柘礼的那番轻视也有所改观。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姜国子民。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算到她身上有亡国之兆后,毫不犹豫的想让她死!
他不是无心无情,反而是大义于心,甚至可以为了姜国,将她弃之不年。

两人面面相视,仿佛视旁人于不年。
一时间,众人的眼光都有些异样。
坐在年榛身旁的安妃不禁担忧的问道:“国师可是算到了什么?”
若是不好的卦象,只怕现在她刚刚得来的恩宠变回成为劫难。
待众人屏气凝神时,墨渊视线终于收回,淡然落下了两个字:“吉兆。”
在那八卦盘收回的刹那,年榛瞥见了上面的命数,蓦地一怔。
若是她没有看错,那次在蛮夷一战,君柘礼曾为她算过这一卦,而这一卦分明是代表了凶兆!
不过也对,君柘礼算的是姜鸿雁的生辰八字,而姜鸿雁的命数早已经结束了,必然是凶兆。
可是在姜鸿雁的身体里是她,君柘礼又为什么要说谎?
年榛百思不得其解。
反而是高位之上的姜皇言笑晏晏,十分满意。
宴会还未结束,年榛便找了借口离开了庭院。
她喝得有些醉,走路也是踉踉跄跄,只是靠着一点点意识朝着重华殿。
四下一片宁静,连同身后那般沉稳的脚步声都变得清晰。
年榛略微低眸,瞧见了平静无波的河面上已经映照出了身后人的模样。
只因那三千银发,极为惹眼。
年榛心底一荡,压下情绪回头,正巧对上那双清眸。
她笑:“国师大人找我做什么?”
君柘礼面色不改,又朝她走了一步,“凶兆,将死之际。”
年榛步步后退,身形意外躲进了假山之中。
就这样在漆黑一片的黑影中,她瞧着渡了层月光的君柘礼,却是那般耀眼。
仿佛再往前走一步,他就能将她身上的暗色扫去。
可是当初那个将她拉入深渊的人,却也是眼前的这人。
年榛忽然有些不愿去看君柘礼那双深邃的眸,仿佛要将她吞噬。
“你想说什么?”
君柘礼拧眉瞧着她,吐出的话语犹如重锤:“姜鸿雁命数已尽。”
年榛愣怔,事到如今,还是未能逃脱君柘礼的视线。
也对,他是举世无双的第一国师,又有什么算不到的。
第二十一章 沉冤昭雪
可惜她现在却早就不是那个缠着他不放的年榛。
年榛内心讥笑一声,推开了身前的君柘礼:“我不知道国师大人再说什么,我现在就是姜鸿雁!”
接着,她也不再理会。转身就要走。
但下一秒,她的手腕被人牢牢握住。
大概是头一回,君柘礼会这般挽留她。
“阿榛。”
他一声低头而凉淡的轻唤,却让年榛的心头激起千层浪。
在情绪决堤之前,年榛扯开了君柘礼的手,没有回头:“国师不要妄言,当初的年将军早就在沙场上死了!”
她的步伐又快又急,似逃般离开了假山。
重华殿。
年榛嘱咐宫女去烧水准备沐浴。
不消片刻,她便褪去衣衫整个人浸在温热的水中。
假山上的一幕幕还在眼前闪过,恍然间,年榛想起了曾经与君柘礼的记忆。
阿榛……
又是这个亲昵的名字,让她许久不曾听过。
那时,她整日缠在君柘礼身边,君柘礼对她也算是温和,没有生疏。
他们同为姜国而战,为姜国子民无恙。
她曾一直以为,君柘礼是对她有情的。
他也会亲昵的叫她一声阿榛,他的目光里也有过几分绵绵情意。
年榛猛地从水中探出头,大口呼吸着。
纵然时过变迁,在君柘礼面前,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克制不住情绪。
她还记得兄长的死,还记得年家的下场!
她不该忘!更不该对君柘礼还有感情!
年榛恍然起身,将锦衣穿上身走出沐浴房。
不得不说,君柘礼的卦象就像是能够瞬间改变人的命运。
自那天盛宴之后,安妃也获得盛宠,她也时常会被姜皇召见。
国子监。
大门打开,太傅拿起书本率先离去,其余的皇子也君君续续的走出国子监。
年榛正发杵,抬眼就见那清风朗月的姜承泽迈步走来。
“九弟,可别忘记了今日是出宫日。”他这样提醒了一句,便转头离开。
半响,年榛都不明白这话到底何意。
不过她为女将时,也记得有过的一段时间,宫内皇子可去街头游玩。
曾经姜鸿雁那样的纨绔皇子,大概是急不可耐的等着这一天吧。
正好,她也想借此去看看年家的祖文之地。
在甘露殿例行拜访后,年榛便带了些银两出了宫。
姜国的街道盛景近在眉睫,薄暮的余晖淡淡的洒在街道的阁楼飞檐上,更添几分朦胧。
至少,这里曾是她们年家曾经用生命护下来的地方。
路过告示牌,年榛骤然顿住脚步。
年家的‘叛逃’一罪得以洗清,而今公告天下,望众所周知。
年榛看着告示上的白纸黑字,一笔一划,不由得红了眼眶,
这短短不过几行字,却曾是她用自己的性命换来的。
如今沉冤昭雪,她却觉得一切都来的太迟了。
现在的年家军还有谁能尚在?
年氏祖文之地。
年榛提着一壶酒款款走来,瞧见了第四尊新竖起的墓冢。
上面的‘辅国将军年榛之墓’几字依旧清晰,仿佛刚刚才刻上去的。
而墓冢下边,有许多东西,曾用过的弓箭,寒梅,喜欢的好酒。
像是常年有人来祭拜。
年榛微顿了下脚步,又径直走向了兄长的墓冢前。
她直直地跪下,颤着手将告示上那张黄纸放在墓冢面前。
“哥哥,你可看见了,我们年家如今沉冤昭雪,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