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澈抖音新上免费热文 开局奉皇命娶老婆完结免费阅读无弹窗
“你……”尼雅新日如鲠在喉。
想当初,他们吐蕃也是趁着晋光皇帝根基不稳的时候,派遣国师前往大晋暗中潜伏,步步为营。造成今日这番局面,其实也是咎由自取。
尼雅新日无话可说,直板板站着。
“降臣就该有降臣的样子!”
一语落罢。
左右王侍卫心领神会,当即猛踢尼雅新日的膝盖,迫使尼雅新日因为疼痛而向李澈下跪。
尼雅新日被强行按跪在地上,咬牙切齿的怒骂:“李澈,你小人得志,不得好死!”
“死到临头还敢口出狂言。”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尼雅玛露。
“贱人!”
于归怒喝一声放肆,狠狠打了尼雅新日一耳光。猝不及防的尼雅新日顿觉眼冒金星,头晕目眩。
李澈充耳不闻,朗声宣布:“从今日起,吐蕃正式改名为乌斯藏,划归大晋附属国,国王一职由藏王李承国担任,原公主尼雅玛露为王太后!”
“吐蕃有史以来就没有外人为王的先例,李澈,你想让你儿子担任吐蕃新王,我吐蕃子民岂会同意,真当我吐蕃王室死绝了吗!”尼雅新日怒吼一句,眼中满是不甘。
只听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快步而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独臂的金国茂一身血渍,带着最信任的兵士来报。
“启禀皇上,尼雅新日的后宫已经肃清,上至嫔妃下至宫女,无一人生还。”
李澈深信。
斩草要除根,否则春风吹又生。
他可不想在十数年以后,冒出一个自称是尼雅新日后人的王室子弟,来跟自己的儿子抢夺王位!
“干的不错!”
“臣谢吾皇夸奖。”
尼雅新日没有悲痛欲绝,反而是哈哈大笑,说道:“李澈,你步步为营机关算尽,以为杀了后妃就可以杜绝后患,哈哈哈…真是愚蠢至极啊……”

李澈不动声色,大手一扬。
只见数名锦衣卫捧着木盒子走来。
当着尼雅新日的面,一一打开。
看清真面目以后,尼雅新日猖狂的笑容逐渐变得凄凉。
因为…盒子里装的是首级。
当初尼雅新日为了以防万一,悄悄将身怀六甲的妃子们送出宫去。他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到最后全被李澈一窝端了。
至此。
吐蕃王室的血脉只有尼雅玛露。
她当不了国王,那就让她的儿子当!
这叫做名正言顺!
“李澈,你好狠的心啊!”尼雅新日彻底疯癫了。
“拖下去,斩立决!”
简简单单六个字,决定了尼雅新日的归宿。
剩下的人,大多都是自己人。
李澈背手而立,高声宣布:“藏王尚且年幼,朝中诸事暂由王太后辅佐,尔等一切听从王太后懿旨,不得有误!”
“臣等谨遵皇上御旨,祝贺王太后娘娘,藏王殿下执掌乌斯藏。”
尼雅玛露在李澈的眼神示意之下,来到众臣面前,高声宣布:“奉哀家懿旨,自今日起开始废除奴役制度,官员任免制度与大晋无异。”
“全国诸事百废待兴,朝中官员空缺,急需人才为国效力,尔等务必留心有志人士,举荐入朝为官。”
“谨遵王太后娘娘懿旨。”
当日,消息便传至全国各地。
首先声明赞普尼雅新日乃是篡位的无道昏君,吐蕃公主尼雅玛露身为人子不得不为父报仇,手刃兄长。
吐蕃正式改名为乌斯藏,划归大晋属国。并由藏王李承国担任国王,公主尼雅玛露担任王太后。
王太后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废除根深蒂固的奴役制度,准许所有阶级入朝为官,当然前提是你得有一技之长。
此消息一出。
民间一片沸腾,欢呼雀跃。
一连半月,无数人慕名而来。
有于归和金国茂重重把关,真正到尼雅玛露面前的只有五十人,这五十人经过重重审核,最终分别给他们拟订了官职,下发到各地去了。
当然,那些重臣还是最初潜伏吐蕃的官员,包括连锦衣卫也全都升到了王侍卫。
王侍卫的身份虽不是官职,却胜似高官。
因为,他们只听国王号令!
这半个月里,李澈都在教尼雅玛露处理政务,帮她一步一步站稳脚跟。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尼雅玛露几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为国操劳,事事亲力亲为。
基本上一天睡不了多长时间,而幼子李承国则由乳母精心照顾,他们夫妇只有闲暇的时候才会去陪他。
这天,一家三口突然团聚吃饭。
饭桌上,李澈提及不久后要回京城的事情,尼雅玛露心中虽然舍不得,但也明白这是早晚的事情。
李澈毕竟是皇帝,不可能一辈子都留在乌斯藏。
两人推心置腹,互诉衷肠。
抱着熟睡的李承国,一起赏月。
“此去京城,我们怕是有一段时间见不到了。”
“皇上的苦衷,臣妾都明白。”尼雅玛露含情脉脉望着李澈,深情款款地说:“不管多久,臣妾心里都会记着相公,时时刻刻盼着相公归来团聚。”
李澈转悲为喜,说笑道:“等水泥路修到了乌斯藏,我们夫妻想什么时候见面都可以。”
“这话臣妾记住了。”
夫妻俩会心一笑,彼此相拥。
第250章 建兴水灾
数日之后。
在李澈的精心辅佐之下,乌斯藏的内务政权得到初步稳定,尼雅玛露也因为屡屡施行新政,成功获得了民心。
看着乌斯藏的百姓逐渐回归平淡的生活,李澈心里总算能够放心了。
最后,李澈帮助尼雅玛露立了几位能够信任的大臣,将朝政要任暂时交付到他们的手上,希望他们能够殚心竭虑帮尼雅玛露分忧。
安排了一切之后,李澈正式率领大军返程,乌斯藏的百姓闻听消息,竟然自发上街夹道欢送,更甚者泪洒当场,痛哭流涕。
在他们心中,就是尼雅玛露夫妇带领军队,推翻了赞普的暴政。是他们夫妇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他们就是所有乌斯藏百姓的恩人。
于归和金国茂两位将军左右护卫,大晋军队气势如虹,浩浩荡荡离开了王宫的势力范围。
王太后尼雅玛露抱着幼子李承国,站在王宫的最高处,亲眼目送意气风发的李澈越走越远,清秀的双眼不知何时泪盈满眶。
“王太后,此处风大难免会着凉,不如我们先带国王回内室吧。”贴身宫女小声提醒道。
尼雅玛露低头俯视,看着怀中稚嫩的婴孩强颜欢笑。
这孩子的五官,像极了李澈。
浓浓的不舍之情,瞬间涌上心头。
“不…让哀家多看他一眼…”
闻听此言,贴身宫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目不转睛目视前方。
直到再也看不见那道熟悉的身影。
…
【京城】
殊不知,就在李澈率军返回大晋的十天之后。
大晋天灾降临,死伤无数。
建兴大雨磅礴十数日,以至于黄河流支水位猛涨,形成了巨大水灾。当地以及太行山的百姓房屋被冲垮,至少有十万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当地官员深受其害,他们将当地惨状写成奏折,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希望京城方面能够尽快拨出赈灾款,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等左相王志和右相于勤琥收到消息的时候,京城已经掀起轩然大波,流言四起。
说是玉清道观的覌主算出。
这场天灾是因最近皇室子弟当中有妖孽降生,是他给大晋带来了不幸,只要处死妖孽,大晋依旧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玉清道观的覌主虽然名声不响亮,但也是个小有名气的老道长。因为能力出众,资历久,才使得不少百姓听信覌主的话,言之凿凿要求朝廷尽快将妖孽处死,以息天怒。
事关皇室子嗣,不得不让人重视。
大晋左右相和六部尚书以及其他朝中重臣,纷纷齐聚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