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大商小渔娘陆飖歌(大商小渔娘陆飖歌)超多人求的小说在线阅读-热文大商小渔娘陆飖歌无广告

时间: 2023-05-30 16:10:18  热度: 50℃ 
点击全文阅读

  京城这边柴火都是要花钱买的,六文钱一担,由乡下或者附近的挑夫挑过来。

  说是一担,不过是两捆,枝枝桠桠并不实在。

  年前,陆家买柴火就花了六百文,过年炸丸子烀猪头已经下去了一半。

  陆全怪心疼的,想着等过了正月十五,叫上邱氏去山上看看。

  京城多山,山上总有杂树荒草,到时候砍些回来,岂不是省钱。

  陆飖歌不知道陆全的想法,不过知道她也不会阻拦。

  个人有个人的活法,陆家有钱,可对陆全和邱氏来说,该花的花,能省的省,并没什么不对。

  穿过二房,后罩房和正屋之间有个不大的院子,被陆全和邱氏开发出来,顺着墙根整理出几块不大的菜园子。

  后罩房一溜屋子,门前砌了方砖,虽没有住人,却清扫的很干净,脚踩上去连个灰印子都不落。

  这后罩房原本就是留给家里下人住的,陆家非大户,连陈小虎一共不过三个小子住在前罩房,后罩房就一直空着。

  只邱氏时不时会领着陆小鱼和陆青鸾小姐俩过来打扫,虽空却不脏不乱。

  陆飖歌沿着后罩房的廊檐一路走到西北角的后门。

  打开后门,是一条马车可通行的巷子,从这边出去往东,隔个两三家,就到了李掌柜家的宅子。

  往西走不过百十米的距离,可见城墙。

  陆飖歌站在后门,向东看了看。整条巷道很安静,家家关门闭户,以前还能听见狗吠或者孩子哭闹的,现在鸦雀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

  向西看,可见城墙边的那条道,隐约有挎到的兵丁路过,是在搜查前朝余孽的差爷。

  陆飖歌低头看了看后院的门槛,久无人走,门槛外落了个浅浅的朝内的脚印。

  这后门,在这两日必定是有人走过。

  陆飖歌谨慎地关了门,就听见靠近后门的房间里有轻微的动静。

  “谁?”

  陆飖歌上前一把推开房门,就看见空荡荡的屋子角落放了只竹筐。

  竹筐里铺着厚实的稻草,稻草里卧着一只黑色的小狗,全身通体全黑没有一丝杂毛。

  陆飖歌抱起小狗,举起看了看。

  是只黑公狗,姑父养过一只纯黑的大狗,经常带着上山捕猎,她和小虎哥都很喜欢那只叫大黑的大狗。

  小黑狗鼻头湿漉漉的,被陆飖歌举起也不怕,哼哼唧唧去舔她的手。

  收回手,陆飖歌才发现筐边还栓着一串金丁香,上面串着的珍珠已经微微有些泛黄。

  这不是她小时候经常戴在头上的金丁香吗?

  原本是一对,她到了陆家只有一只,另一只大概路上掉了,被小虎捡到了。

  这金丁香还是大哥二哥还有小虎哥一起去买的,是她四岁的生日礼物。她自小就喜欢,从五岁戴到九岁,一直到家破人亡,她也做了男孩子打扮,这对金丁香差不多已经被她遗忘了。

  小虎哥走的时候一字没留,只留下一只小黑狗,一串金丁香。

  他是知道他再也回不来了吗?

第216章 无心

  陈小虎被宋云飞刺中一剑,伤得极重。

  最后,他是被姚光明连拖带拽,送到灵谷寺躲藏下来的。

  灵谷寺的小和尚无心,是他们一起讨过饭的伙伴。无心那时候还不叫无心,叫狗子。五岁的小狗子,抢吃的抢不过狗,更不要说人。

  前两年陈小虎他们几个要离开京城,狗子太小,为了他能找个混饱肚子的地方,几个人想办法将狗子送去了灵谷寺削发为僧。

  两人白日里就躲在灵谷寺草垛里,等到晚上,就去偷大庙里的供果,或者吃无心偷出来的斋饭。

  无心在灵谷寺的斋房做活,是个小烧火僧。

  晚上就在灶房里睡,既能避寒,又能保证早上师兄们起床后,灶膛里有不熄灭的火苗。

  说是火不熄灭,其实都是无心三更就起来引得火。火引好,斋房的师兄过来就可以架笼蒸馍。

  无心人小,进庙里主持不收他,说他佛根不清净,如果不是因为他小,又是斋房做菜的师兄捡他回来,他是轮不到到斋房烧火的活计的。

  虽然只是烧火,可有师兄在,无心起码能混个肚饱。

  无心进了庙里,陈小虎他们也没忘记他,前段时间刚进京,就给无心送了吃的喝的穿的用的。

  虽然大家不在一起,可他们还是在心里把无心当成那个需要他们照顾的小弟弟。

  这次,陈小虎受伤,姚光明没地方去,就想到了无心。

  没料到,无心人小却义气,竟然真的偷偷收留了他们。

  在庙里养了小半个月,新春都过了,京城也安稳下来。陈小虎能勉强撑着走走,却还是虚弱。

  怎么能不弱,受了重伤,血流不止,高热不退,伤口无药只能用香火敷,这一切都要了他半条命。佛堂的斋饭更是差点去了他另外半条命,干硬的杂粮馒头,咬一口废牙也废嗓子还废胃。只能含在口中,靠口腔中的生出的口水一点一点润得绵软再往下咽。

  好在陈小虎福大命大,熬过去了。

  前些年,他丢了妹妹,一路从南阳找到京城。

  这中间,他和狗子抢过食,剥过死人的衣服穿。交了几个过命的兄弟,也杀过几个该杀的人。

  直到无心从外面带来消息,说十四那日灯山爆炸,死了几十个百姓,受伤的更是无数。

  “中华路半条街都烧没了,我和师兄路过看了一眼,店铺已经开始重建,就是听说当初的商户大部分都回了老家。师兄说,这一烧几代人的辛苦都没了。”

  无心说着叹了口气,小小年纪有着不符合年龄的老成,“唉,你们不知道,我刚来庙里的时候,有次和师兄去中华路,道路两边的商家可大方了,还给我塞糖果呢。那些商家,真的太可怜了!阿弥陀佛。”

  在无心眼里,那些商家何止大方,他们还非常和善。

  城中常有乞讨者,可很少见商家吆五喝六咒骂小乞儿的。大部分商家都秉持着,与人为善,财源广进的理念。碰见可怜人,也是能给一点是一点。

  京中的商家,一部分是前朝留下来的,另一部分是新朝建都,从各地来的。

  谁料到,一场元宵灯会,这些原本以为能赚得飘满钵满的商家,运气好的,倾家荡产。运气不好的,家破人亡。

  姚光明摸了摸无心的光脑袋,夸奖道:“小狗子,没想到你还有一颗济世的佛心啊!”

  无心双手合十一本正经:“施主,小僧无心。”

  姚光明忙改口:“对,无心小师傅。”

  这一句无心小师傅,让无心的小脸上露出笑意。

  无心刚来庙里的时候不过五岁,现在的他也不大,七岁的小和尚,剃着光头,头上连个戒疤都不配有。

  他这头虽然剃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