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妙谢景遇(沈妙谢景遇)小说免费阅读沈妙谢景遇-(沈妙谢景遇)小说全文阅读
然而谢老将军却半点不气不急,还振振有词的反驳众人。
“沈国公!你这是何意?!你谢府这是何意?!我绝不同意你举荐女子入朝!”
——“你举荐你的,我举荐我的,有什么干系?”
“你若是举荐旁人便也罢了!可谢静惜是你孙女!她乃是女子!”
——“我举荐我孙女怎么了!你不是还举荐你侄儿?”
文臣怒极:“自然不同!我举荐我侄儿是因为他品性端正!况且他是男子!你、你怎能举荐女子!”
谢老将军笑眯眯的:“巧了不是。”
“我也觉得我家阿静品性极好,又能文能武的。”
“你、你放肆!哪有女子入朝的道理!”
“就是!简直罔顾法纪!不从本分——”
朝堂上下的文臣齐心协力,参谢老将军,也参谢府。
从最初的目无法纪,离经叛道到了后来。
只差将谢府说成是野心昭昭的反贼了。
纵然皇上有心偏袒谢家,也架不住群臣口谏。
直到有一日,长公主领着谢静惜上了前朝。
沈妙藏在屏风后面,望见她阿娘款步而行。
长公主大气明艳的往朝堂上一站,视线那么轻飘飘的往上头一撩。
四周顿时寂静无声。
然而长公主不气不恼,亦不如往日一般提剑而上。
她将谢静惜往身侧一携,温和道:“听说诸位大臣将我谢府上下都要训斥一遍,我便来听听道理。”

“你要听道理!老臣便来与你说!”
只是刹那寂静,便有臣子吹胡子瞪眼的站了出来。
他瞪着长公主,勃然大怒:“尔等女眷敢公然上到朝堂前来?!这是哪里来的规矩!不成体统!”
长公主便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谢静惜,语气依旧轻飘飘的:“长辈的训斥总是需得听上一二。”
“阿静,这位是王大人,三朝元老,甚有威望。”
王大人诧异的看了一眼长公主,简直不敢相信她的话,他眼中狐疑丛生,却又顾虑着:“你们——”
“你不记得这位王大人了?”长公主却惊讶的打断了他的话,只是一脸关切慈爱的望着谢静惜。
她一边叹着气,一边温声提醒她。
“你见过王大人的呀,就是宫变那一日,你在后园一刀砍断射向他的那只箭,救了他一命的那位王大人。”
正欲口若悬河的王大人:“…………”
他的神情有片刻的僵硬,瞪也不是,不瞪也不是。
长公主却似没有瞧见王大人尴尬的神情一般。
她转头温和的看向王大人,语气倒是诧异起来。
“王大人怎的不说话了?”
王大人说不出话来。
长公主又善解人意的转过头,看向另一位。
“想必是方才指责我谢府说的太多,实在是累了。”
“也是不妨事的,方才我在殿外听着李大人的声音也十足洪亮,想必此刻李大人也是有话要说的,喏,阿静,你瞧瞧这位大人。”
长公主惊讶的望着女儿,语气带着几分责备。
“你怎么也不记得他了呢?你瞧瞧你手上的伤口,那不就是替他拦了一刀留下的么,可曾想起来了。”
被点名的李大人:“…………”
大殿一时鸦雀无声。
碧色窄袖的姑娘安安静静的跟在长公主身侧。
她脸色有些憔悴,眼底却一片坚韧之色。
长公主全然不需要她说话,自己一个人就将这出戏唱的十分出色:“我瞧瞧,是不是累了呀?”
“也是怪你自己,那样大的场面,你一个小姑娘跟着跑来跑去的,又误打误撞的救了几位大人,我这才瞧着让你来听一听诸位大人的教导。”
长公主拉着谢静惜的手,责备着叹了气。
她万分抱歉的又看向群臣:“实在是我的不是,未曾料到阿静身上的伤还未好,便急着教她来听一听道理,谁知反而……唉罢了,只怕是阿静没这个耳福。”
长公主叹着气重新将谢静惜带离大殿。
然朝中依旧安安静静的,无一人敢出声。
……这谁愿意说话啊?!这长公主唱了那么一出好戏,现下哪个还敢顶着忘恩负义的名号说话呢?!
群臣在心底怒骂长公主,面上却一句话都不敢说。
那是自举荐完谢静惜后,朝堂最为安静的一日。
然而此事还没有结束。
自那一日起,长公主便每日领着谢静惜开始登门拜访各位大臣,打着“上次身体不适,在朝堂失仪,特意来上门听训”这样的借口。
群臣不敢将长公主拒之门外。
可他们也没有那么厚脸皮的真的训斥谢静惜。
毕竟人家小姑娘素衣温顺,又的确救过他们。
每每陈述完缘由,长公主便会幽幽的,长叹一口气。
她不如往日那般作风强硬,偏生怼的群臣毫无办法,连想参她一本都找不到理由。
——人家上门的理由这般的冠冕堂皇而又虚心求教,丞相都找不出问题。
长公主说完上门缘由,就不再说旁的话语,只是看看谢静惜,又看看大臣。
再继续幽幽的,长长的,叹了口气。
虽然一句话,一个字都没有说,但那声叹息之中包含的意思实在是太多。
年过百岁的文臣们谁也扛不住这种诛心之作,只好默默地熄了声响。
是以,此事便在不知何时熄灭的战火之中被轻轻地敲定。
番外一:成长篇-孤城
“阿静,朝堂多乱,他们看似态度软化,实则心底并未接受此事。”
她首次作为小将军出军之时,长公主为她带来了崭新的银铠。
沈妙专心的坐在桌前抱着原本为她准备的糕点吃着,安静的听着二人说话。
长公主一边给她穿衣服,一边蹙着眉头同她叮嘱着:“这些人,惯会想些有的没的。”
“因有皇兄为你做主,是以只是明面上看起来暂且风平浪静罢了。”
取过梳子,为她仔细的将长发梳成马尾,长公主温声道:“他们会一定的盯着你。”
“若是旁人便也罢了,可你是女子,又是我们谢家的姑娘,他们便会比旁人更为严苛。”
“但凡你犯下一点小错,许是就要被他们揪着不放,待你犯下大错之时——”
“他们就能寻到一个好机会,来重新提起女子议官一事。”
将梳子随意放置在桌子上,长公主取过红色的发带与银簪:“不过,不要害怕。”
“只要你无愧于心,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跟随你的将士,那便不要害怕。”
“无论出了什么事情,阿娘跟谢府都在永远是你的依靠。”
半碟子糕点见了底,沈妙轻快的点了点头:“我也是我也是。”
她用捏着一块糕点的手用力地举了起来,补充道:“我有可多可多的兵马打手了。”
谢静惜与长公主一齐回头去看沈妙软软糯糯的梨涡笑靥,不由得笑了起来。
她伸手摁在自己的胸口位置,能够隐约摸到玉雕凸起来的轮廓。
上一世她不曾有过这样的机会,也不曾真正的完成自己的愿望。
现下这个机会摆在了她面前,并且已经被她牢牢地抓在了手心之中。
长公主与沈妙的话无疑是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教她心底万分平静。
谢静惜闭眼深深地吸了口气,重新睁开眼睛看向沈妙,眼底一片冷静坚毅之色。
然她要说的话在喉中堵住,脸上的笑容在一瞬间土崩瓦解。
冷静的神情在她的脸上褪去的一干二净,黑白分明的瞳孔之中却倒影出沈妙的模样。
小姑娘水蓝色的衣裙上沾满了血迹,她握着那截糕点,茫茫然的低下头看看自己俱是血迹的手心,又茫茫然的抬起头看向谢静惜,费力的从凳子上站起来,跌跌撞撞的往前喃喃:“姐姐……”
谢静惜慌张起身,一把抱住踉跄跌倒的沈妙:“沈妙——”
她往身后望去,望见一片黑暗之中,长公主无声无息的伏在地上,钗环散落一地。
浓重的血味钻入她的鼻腔,谢静惜抱紧怀中的沈妙,环顾四周。
她独自一人坐在谢府的后园之中,四周俱是被斩落在地失去性命的尸首。
或是谢老将军,或是疏风,又或是伺候府中主子的丫鬟侍卫们。
“我早就说了!莫要让女子入朝,自古至今哪有女子入朝发生过什么好事情?!”
“你瞧瞧,就因为她的错,连累整个谢府都有了灭顶之灾,都是因为她!”
犹如恶魔低语一般,声音不断地在谢静惜的身侧响起。
“都怪她!都是她的错!”
“谢家人全都死了!没有一个活口!全都是因为——”
桌上灯烛攸然闪动了一下,黑暗在一瞬间袭向房内后,又迅速恢复成昏暗的景色。
床榻上有人猛然坐起了身子,不安的大口呼吸,指腹紧紧地掐紧床榻木边缘。
外头的人听见动静,迅速掌灯走了进来:“将军?您醒了?”
她将灯烛往床方向移动,便将亮光带入房内,映照出里头的情景。
穿着中衣的姑娘坐在床榻上,一头青丝披在身后,她蹙着眉头看向光亮处。
姑娘生的明眸皓齿,然她蹙着眉头,眼底弥漫着大片慌乱,额角秀发被汗珠浸湿。
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