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玫瑰与白月光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白玫瑰与白月光)孟幻沈添小说全文在线阅读笔趣阁
我相信你一定很难过,至亲之人的离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重击。Edward打电话给我让我安慰你,他很担心你,害怕你从此低迷不振。我不知道该怎样安慰你。也许是我从心底里认为,伤心难过是不能被安慰得到的。失去亲人的伤痛像涨潮落潮,平静了一阵之后,又因为突然看到他们用过的水杯、没抽完的烟、读过的报纸······让人再次被崩溃淹没。
我昨天晚上又梦到了我的父亲。很奇怪,在他还没走的时候,每次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困住,我总是会做考试的梦,一般都是在高考,有时是答题卡忘了涂;有时是没有看清A/B卷,答案写错了地方;又或者是英语听力没听出来、数学题目弄错正负号······
后来,我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读到「这种焦虑的考试梦似乎在搜寻过去的某种“焦虑的”的情况;实际上,这种情况是极不符合逻辑或者与事实不符的。梦正是利用了这种不合理性,不断地安慰我们:“不要害怕做不好以后的事情。你看,考试之前是多么的焦虑,结果不都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吗?”」
可是,为什么我会梦到我父亲?他还在的时候,我几乎很少梦到他。最近我找到了答案。在梦里的他对我呵护备至,享受到了从未得到过的父爱:他带我去游乐园;他给我买新衣服;他去开家长会,叮嘱老师要多多关注我······
我现在明白了正是因为父爱的缺乏,所以我才会在梦中一次次幻想他对我的疼爱。比起一个活着健在的父亲,我好像更需要一个死去的父亲。正是因为他不在了,我才可以光明正大地白日发梦,以此来慰藉自己。反正最终解释权在我的手里。
原来渴望父爱的小女孩,一直在我的身体里潜伏着。
可是,你和我不一样——我的幻想是你的现实。也是因为曾经得到过,所以失去的伤痛会正tຊ无穷地扩大。每次一想到你和你的父亲,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画面是你细心擦拭你父亲送给你的一副弓箭。你是那么地珍惜,那么地爱惜,这让我嫉妒不已。
我一直渴望的父爱在你们的身上出现过,具象化过,而我看到了,也是正因为如此,我知道你的伤痛有多大。
最近,我在学校图书馆无意中读到一本科学杂志,里面有篇文章解释了人类消亡的过程。它说人体内有几兆亿的原子、将近100种的化学元素。火化时,人体里的水分蒸发,碳与氧结合形成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飘到空中和空气混合。钙和磷被烧成了灰烬,洒落在大地。在六十天内,人会以另一种形式飘洒在全球的空气中;一百天内,人体内的部分原子化成雨,落在大地上,被植物和动物吸收,这些生物将之作为营养促使它们生长发育。这些生物开花结果,被孕妇们所看到、吃进肚子里,十个月后,带有其他人的原子的婴儿们呱呱坠地。新的生命开始了。
所以,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我会不时地抬头望天,感受风的吹拂,看着海德公园里年轻的父母推着婴儿车散步······我会想:我的奶奶和父亲会不会也存在这些介质里?人类来自于尘土归于尘土,每一个逝去的亲人都存在万物中,其中有我的奶奶和父亲——这一个发现令我心生安慰,我不需要特意跑回溯州祭拜他们。只要抬头看看天,望望树,蓦然回首发现他们一直都在。
纪伯伦在《先知》写道:“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瞄准无限之旅上的目标,用力将你弯曲,以使他的箭迅捷远飞。让你欣然在射者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既爱飞驰的箭,也爱稳健的弓。”
我相信你父亲一定为你的飞驰而骄傲,即使他现在远去了,也一定希望这支他为之弯曲的箭稳健如故。
不管飞到多远,飞了多久,弓一定永远不会忘记那支为之弯曲的箭。
——
英伦乡村
嗨。
Merry Christmas!
英国同学邀请我们所有人去他乡下的家过圣诞节。虽然我们抱怨说这个圣诞假期不如不放,因为等假期结束回来,马上要考4门。God damn it! 天杀的RC!但是我呢,出于对于乡村的好奇,还是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乡下了。
我现在坐在火炉前,看着窗外飘扬的大雪,想到了那年在乌兰哈达。乌兰哈达应该也下雪了吧?一定很美。
英国人有事没事都喜欢往乡下跑,这也是一条鄙视链,因为能在乡下有房产的都是非富即贵的。我同学告诉我英国人区分真正的posh和暴发户的方式就是看他懂不懂得享受乡下的生活,以及生活中是否“带绿”。
我告诉他们我在老家乡下有一个房子,还有我奶奶留给我的农田,他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说你这个平时穿COS、背着商学院帆布包到处跑的人看不出来家底居然这么厚。
哈哈哈,难得可以在人面前装一把,让英国人见识一把中式的zhuangbility.
请代我向沈叔叔问好。
——
英国人的傲慢与偏见
嗨。
Edward跟我说你们回乌兰哈达了,你父亲怎么样?还好吗?
伦敦天天下雨,就像雨不要钱似的。昨天晚上我在图书馆通宵赶due,在来RC之前,我在网上看到帖子说没有人不会哭着离开RC[哭笑不得],以为是网友夸张了,没想到是真的。
本来以为眼泪和我绝缘了,结果昨天晚上做作业做哭了,为什么RC要这么折磨人?为什么作业这么多又难?为什么时间又这么赶?我为什么要千里迢迢从东海来到大西洋受罪?而且还支付了高昂的学费。
伦敦一天天刷新我的认知,重塑我的三观。英国人的傲慢与偏见无处不在,只不过它隐形得多,不能在第一眼就可以识别。谁能想到那个十几年前躺在老家房间床上读《傲慢与偏见》的小女孩,会在多年以后体验一把现实生活中英伦版的“傲慢与偏见”。
英国人的鄙视链多样且隐蔽。你知道吗?原来英国教育鄙视链的顶端是中学。在RC聚会吃饭的时候,新认识的人常常会问我:你高中是在哪里读的?当听到我说是溯州中学毕业的时候,他们会皱着眉头,手指轻轻掐着高脚酒杯,满脸的疑惑,”What is it?”
我问过夏姿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她说这是因为中英两国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在英国,中学校友的情谊比大学的要深,毕业以后仍然可以用到中学的人脉和资源,而且越早开始接受精英教育,也能说明一个人的家底和背景不简单——这是他们的傲慢。
英国人也会根据人们说话的口音、穿着、居住地方的邮编来评判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是的,邮编也是一条鄙视链。
我和夏姿总结了邮编的等级顺序:SW3切尔西(Chelsea)> SW7 南肯辛顿( South Kensington)> W11 诺丁山(Notting Hill)> W8 肯辛顿(Kensington) > SW1骑士桥(Knightsbridge)······
如果你有要在伦敦买房的计划,可以参考下这条鄙视链。
请代我向沈叔叔问好。
——
Stoicism & Sloane
嗨。
David给我发iMessage,说你们已经离开LA回国了。你们是回京市了吗?还是回老家乌兰哈达?我给你发信息和邮件,你都没有回我。我有点担心,沈叔叔还好吗?你呢?还好吗?
你不回我,我还是会一直发的,就当作树洞好了。上封邮件我才说喜欢伦敦,喜欢这座英伦城市,但是这会儿我又不太喜欢它了。
我是这届商学院唯一的中国人,不少是英国人,其他则来自全球各地:非洲、瑞典、丹麦、印度、加拿大······我的微小世界再一次被扩大化,又再一次体会金钱的具象化。
你知道两个单词——Stoicism & Sloane?
Stoicism指的是斯多葛主义,这是于公元前3世纪早期在雅典创立的希腊化哲学流派,它主张德行的实践是达成幸福的充要条件。
大部分的英国人都奉行Stoicism,他们的行为和举止无懈可击,绅士、有礼貌、女士优先,但你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他们骨子里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像是一把雨伞,阻隔了雨水与人之间的接触,所以他们永远是淡定的,松弛的。因为他们没有必要在人面前显露自己真正的情绪。只有在触碰到核心利益的时候,才能知道他们的真面目,退潮之后才会发现谁是鬼谁是人。
RC有很多XBC(在外国出生、长大的华人),特别是男人,比方BBC ABC CBC······我之前对XBC有莫名的好感,以为他们吸收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精华,哪曾想到可能是吸收了两方的糟粕?我和几个中国女校友还专门讨论过XBC男的特点:XBC男和英国人很像,绅士、矜贵,有礼貌,尊重女性,“ladies first“常挂在嘴边。这些都是真的,但那是从小受到精英教育所致,不代表他们的里子也是如此。XBC看着非常低调,但又能高调地让周围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