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带着爸妈穿越,在古代开设福利院小说在哪里可以看带着爸妈穿越,在古代开设福利院免费在线阅读
不怎么显眼,这次一下过了十五个,一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再仔细一扒拉,原来竟是每年100%通过,这可不得了,甚至这个消息都传到了知府的耳中,特意抽出时间见了郑老二一面。
大概也就十来分钟的时间,这已经是很有面了,基本上是询问了一下他们学堂的情况,勉励了一番,然后问问他有什么需求。
郑老二眼前马上闪过了孩子们说起藏书楼时的渴望,趁机提了一句:“其他倒还好,我们都能应付,现在学堂里最缺的就是藏书楼,孩子们见的世面少,又没有资料来拓宽眼界,对以后的发展会有局限性。”
闻弦歌而知雅意,知府还是很爽快的:“第一批的书籍,我让各书院收集收齐,有重本或是多余手抄本的给你们学堂捐赠一些,先让孩子们看起来,后面再根据情况慢慢添加吧。”
“谢谢,谢谢知府大人,孩子们要是知道知府大人对他们如此支持看重,一定会更加努力,有您这样的知府大人,孩子们之幸呀。”
好话都爱听,说完场面话,郑老二被送了出来,对着太阳微微一笑:“看来,学堂要成香饽饽了。”
第108章 攀亲戚了,郑家村红火起来
得知郑老二带出来的孩子们都考过了,客栈掌柜的都觉得与有荣焉,虽然这考试并不是多么值得昭告天下的事情,但对这个地方,对底层的穷苦人来说,这也是翻身的第一步不是?
于是,在他们走的这一天早上,特别赠送了他们一顿丰盛的早餐,并乐呵呵的对郑老二说:“郑校长,下次来赶考的时候,尽管带孩子住在这里,我给您留最安静的房间。”
说起来这个客栈虽然稍微远了点,但老板也还好,价格不是太贵,吃食也比较干净,这几年每次都是住在这里,还没有出现过孩子们闹肚子的情况,在郑老二看来,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所以郑老二也笑眯眯的回答:“那就谢谢掌柜了,明年记得给我们留着房间。”
目送他们离去,掌柜的表示很开心,因为他们地理位置稍微远一点,所以并不是考生们的首选,一会儿他就让人写张大字报,贴在店外面,宣传一下,让大家都来沾沾喜气。
一行人热热闹闹的往回走,没有了来时的新奇,但却满载着溢于言表的喜悦和难以言说的激动,以及一些些的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家里也没有闲着,其实对于这种层次的考试,夫子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个度的,所以八月稍微提了一句:“这次我们通过的人肯定不少,要不要庆祝一下?”
郑文青首先站起来拥护这个提议:“应该的,要有奖励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吃烤羊肉串吧。”
八月无奈:“后院的羊看到你都瑟瑟发抖了,咋这么喜欢和羊过不去呀。”
但是难得的,这次郑文青竟然获得了王老太太的支持:“杀吧杀吧,杀完了他也就歇了这个心思了。”
反正大家是看开了,但凡家里有点什么喜事,首先倒霉的肯定就是后院的羊。
这次涉及到的家庭比较多,所以每天都有人在村口守着,一看到他们回来,马上就在村子里边跑边喊,广而告之,很快大家都聚集在了一起,本就不宽的小路一时间水泄不通。
郑老二是头车的驾驶员,享受到了村民们前所未有的热情。
“怎么样?”
“考过几个?”
“我们家狗蛋考过了吗?”
“二牛考的怎么样?”
……
这场面还挺大的,是郑老二喜欢的,双手往下按,示意大家安静一下,然后大声的宣布:“我们去了十五个,一共考过了……”
所有人都瞬间安静了,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郑老二的嘴上,没想到在重要关头他停了下来。
看着挤到前排的村长都想要发飙了,郑老二赶紧伸出一只两只手,一只比个一,一只比了个五。
大家瞪大了眼睛,心马上提了起来:“六个?”
郑老二慢悠悠,但非常坚定地回答:“十五个。”
然后回头:“孩子们,回家报喜去吧。”
一时间,从后面的车上跳下来十几个娃,各找各妈, 所有人都激动不已的大声说话,场面一度热闹至极。
要说前几次也算是小打小闹,这次一下考这么多,在十里八乡甚至整个县城可传开了,谁家没几个外村的亲戚,谁家又没几个适龄的小孩?
于是,村里一下子红火了起来,很多外村的,外乡的,镇上的,县城的,有一些是慕名而来的,还有更多的是沾亲带故的,甚至有一些是八竿子都打不着,多少年不来往的,都跑来走亲戚,各种套近乎。
郑家村的村民们一下子觉得腰板都挺了起来,身为郑家村人的优越感瞬间提了上来,虽然现在考过童生的未必有自家娃,但最起码近水楼台呀。
因为来的人多,一家家上门来找很不方便,所以郑老二干脆直接在学堂门口支了张大桌子,叫了几个写字快的学生过来做记录,把每个有意向来读书的小孩姓名、家长姓名、住址、年龄、有没有读过书、读了几年、住不住校等等基本资料都记录了下来,然后告诉他们哪几天的时候把孩子带过来面试。
面试也不是说要往下刷人,现在学生还没有成规模,所以基本上都会收的,只是想先看一下他们的水平,有一些进度差不多的就直接插到原来的班里,满班后就新开班。
想来的人真是不少,几天时间就报上来一百多人,已经超过了学堂里目前的人数。
所以,大家伙又开始忙了起来,盖教室的盖教室,盖宿舍的盖宿舍,各种木工活也交给了技校的学员们。
得亏当时留的地盘比较大,不然还不够扩建了呢。
由于郑家事比较多,需要很多人手,所以现在很多村里人都来帮忙,盖房、种树、修路,少有偷奸耍滑的,因为大多数人家都有孩子在学堂读书,不管在什么年代,孩子在人家手里,家长们都只有努力表现的份儿,更何况郑家给的工资也不低,伙食还好。
所以郑老二的任务就是把各个事情安排下去,做的次数多了,基本上各项工种都有了外部负责人,有的是村里的,有的是郑家的。
内部呢,张氏依然负责管理后勤,宿舍及教室的配置,八月身兼会计和出纳,现在念念的数学已经不错了,所以有时候做事情的时候八月也会带着她,就让她在一边看着,有时候帮忙算数,数钱,还有一些数字校核的事情。
念念虽然年纪小,但做事很认真、细心,但凡八月有个什么错,她都能找出来,八月深深觉得,自己可能过不了几年就能彻底解放了。
最后经过面试和基础的摸底,大约有一百二十个左右定下来要来上学,而且都是住校。
有三十个人可以根据水平插到原来的班级里去,但在插班之前,还是给他们集训了一个月,将他们之前学过的内容又重新过了一遍。
剩下还有九十来个人没有基础,这些可以等到九月份的时候新开三个班,按照年龄大小分,主要是对小孩子来说,年龄对理解力有很大影响,按年龄分可以灵活控制教授内容的快慢。
第109章 要想富,先修路
对于现在小山村的生活,八月一家还是挺开心的,现在唯有一个不太满意,交通不是很方便。
现在郑家村来来往往的人已经挺多了,虽然他们家有牛有驴,甚至为了让学生们能练习骑马,还买了几匹战场退役的马。
这些马不能上战场,不算青壮年,但拉拉车,给孩子们练习练习还是没问题的。
交通工具是很齐全,但架不住道路崎岖。
一路上的坑坑洼洼别人不知道,屁股最清楚了。
这几年,村里有人学着八月家种大棚菜,但不成规模,八月一家在郑家村呆了这么久,觉得这村里的人大都还行,虽然穷,也有人愿意八卦嚼舌根,但总体来说大都是正直人,小偷小摸的不太多,作奸犯科的也没有。
内部虽然有时候也会因一些用水呀,占地呀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闹矛盾,但在大事上或是对外的时候还是挺齐心的,而且村长人比较好,村里人都信服,所以要做什么事基本上找村长就行。
所以郑老二和郑老爹去了村长家,说出想修路的想法,郑老二还说了自己的方案:“我们就修村里到官道的这条路,这条路基tຊ本上是我们一个村在走,也不算太长,四五里地,我们出牛马和材料并负责伙食,村里人出人工。”
村长摸了摸胡子:“你们想把路修成什么样儿的?”
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