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眠谢逍珍藏美文读物领证了,但不熟-领证了,但不熟已完结全集大结局小说林眠谢逍
林眠回望他,深深呼吸,“你还记得高中课本里,舒婷的《致橡树》吗?”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谢逍几乎不假思索。
“你,你居然记得!”
谢逍笑笑,没有解释。
“当时不懂教材为什么会选一首爱情诗,然而,少时的子弹总会正中眉心,比肩而立,势均力敌,彼此成就,互相成长。”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
谢逍哽咽,愣愣看她几秒,突然从身后抱住她,他下颌抵住她颈窝,一言不发。
林眠不懂他为何失态,他温热的鼻息掠过她耳畔,她轻轻揉一揉他发顶。
此刻,语言成为一种累赘。
唯有沉默,才能抚平内心的纷扰。
-
在她温柔的拥抱里,谢逍梦回高中。
《致橡树》,他印象深刻。
当年,赵红老师获得全省语文优秀公开课,课件正是这首诗。
她有教育的前瞻性,大谈独立自主的爱情观,讲尊重平等的两性关系。
课上,还让全班大声诵读。
这首诗,后来成为他爱情的启蒙。
-
“想考就考,我支持你!”谢逍松开她,“就是怕你工作太辛苦。”
“谢逍。”林眠叫他。
“嗯?”
“如果有一天,我和温总起冲突,大哥会为难吗?”
谢逍一顿,直言不讳道:“不知道。”
原来她一直担心会影响大哥夫妻关系,她总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她有大哥,你有我,狭路相逢怕什么!”他轻描淡写,一捏她耳垂。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
安静几秒。
林眠头抵住他胸口,“谢谢。”
被爱好似有靠山。
有一种从高处坠落,忽然被双手接住的踏实感。
温柔在怀,谢逍心猿意马。
他低头吻她,咬耳朵沉声:“来了吗?”
耳鬓厮磨许久,这事早默契十足。
林眠不由耳根一热,“快了。”
“那就还没。”
谢逍左手抱起她,腾出右手解纽扣。
心手相连。
如果手上偷了懒,心里都知道。
-
结束当晚的直播工作后,林眠和谢逍连夜飞往北京。
周五夜航,堪比晚高峰。
波音777头等舱,林眠隔空吐槽。
年终新媒体座谈会,看似期刊协会主办,实际是老友传媒攒局。
“你怎么知道?”谢逍问。
“苏南宁抠死算了!开会只提供场地,交通住宿完全不管,偏偏不去又不行。”
“为什么?”
林眠翻出电子邀请函,转发给他。
最下方一行加粗的小五号字:新闻报刊司前司长、巡视员关泳玄将到会致辞。
谢逍若有所思。
关泳玄。
原来是熟人。
192 去大木仓胡同,找老崔!
十二月初的首都,寒风凛冽。
落地北京时,已临近午夜。
林眠困得眼皮直打架,依偎在谢逍怀里,半眯着眼木呆呆一声不吭。
阿亮手推行李车,劲头十足,眼风四顾在到达厅外寻找目标车牌。
他们上飞机前,裴三叔发来语音:“外地车牌不方便,老二你先用我车。”
今天清早,裴叔耕先行回京,不忘贴心安排司机来送车。
男人对车的喜好相当雷同。
一辆京A大G,月光石灰。
“逍总,三哥交代了,这辆车您先用,他临时有事,说回头再找您。”司机毕恭毕敬。
“唔该!”阿亮接过车钥匙,调整导航,奔向目的地。
-
期刊协会主办的年终座谈会,规格相对比较正式,很有老干部开会的风格。
林眠过去参加过,但限定新媒体参会,她还是头一回。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老友传媒安排的年终座谈会地点,远在香山附近。
为此,谢逍将酒店就近选了颐和安缦。
美其名曰别人排队进颐和园时,你已经悠哉地坐在南湖岛、对着佛香阁吃早餐了。
相比上海,还是北京更有亲近感。
毕竟,她曾经只有一步之遥,就能彻底留在出版总署。
由于没有安排住宿,周六上午半天签到,正式座谈会下午两点钟开始。
昨晚折腾得太晚,腰酸背痛。
早上不着急起,林眠索性放纵一回,没有开闹钟。
四合院套房,门口是慈禧最爱的玉兰花。
睁开眼时,一束冬日暖阳透过花窗照进来,乍见原木横梁和高耸天花板,她顿时生出一种睡在宫里的错觉。
四下里张望一番,谢逍不在屋里。
谢总无比自律,生物钟奇准,每天雷打不动五点半必醒。
嗯,习惯了。
-
林眠伸了个懒腰,去浴室洗澡。
全套护肤流程,敷面膜、吹头发,顺带修剪手指甲,没一个半小时等闲完不了。
中途她隐约听见门闩响动,没太在意,继续在盥洗台前忙碌。
最近新买了一个负离子卷发棒,专门垫高颅顶的,她还不大会用。
正手忙脚乱中,外间谢逍叫她,“林眠。”
“我在卷头发!”她高声应他。
“该吃饭了!”谢逍提醒她。
他早就起了,见她睡得沉,昨晚两回确实累,舍不得叫醒她,硬是绕着四合院里外里闲逛一大圈。
把直通颐和园的小门都等开了,工作人员还礼貌询问他需不需要进去。
他回屋将近半小时,她还没从盥洗室出来,眼看是非要把早餐当成午餐的节奏。
不行。
他强迫症,拐进去看看她到底在干什么,开玩笑说:“去御膳房吃饭了!”
安缦的设计很妙。
背后冷不丁人影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