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宋芙晏江流的小说-《宋芙晏江流》完整章节阅读
“上一世”的老道长帮着晏江流逆天改命,却出了意外,还更多了“宁景瑞”那个变数。
如今“宁景瑞”通过不法手段得到的东西还给了晏江流,宋芙也与晏江流共享了接下来的生命。
宋芙与晏江流对视一眼,握紧了对方的双手。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523章 她心匪石,不可转也
宋芙和晏江流心灵相通,鹣鲽情深。
道长瞧着,颇为欣慰。
他上前一步,作揖道:“陛下,娘娘。此次因果已解,老道也是时候该离开了。”
宋芙和晏江流对视一眼,倒也没有阻拦,两人同时点头。
“此次道长也辛苦了,可在宫中多歇几日,本宫再让人准备些行囊。”
宋芙是真感激道长。
道长却是摇头,“修道之人,不谈这些,只望日后……娘娘亦能记得今日之心。”
他说的自然是宋芙待晏江流的心。
宋芙眉眼带笑,表情温和里带着坚定,“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道长笑了。
“既如此,老道祝陛下与娘娘,白头偕老。”
“老道这便告辞了。”
宋芙挽留不住,索性与晏江流亲自送了道长出宫。
被道长训过一句之后,神医倒是当真没再问,显然是信了那话。
这种事他能得知一二已是幸运。

此刻看着道长离开,神医才道:“陛下,娘娘,那我……”
宋芙看向神医,“母后尚在昏迷,怕是还需劳烦神医几日。”
“但请神医放心,待母后身体好转,本宫必也如今日一般,亲自送神医出宫。”
神医闻言,立刻笑了,喜滋滋道:“多谢娘娘。”
他医术了得,从被召进皇宫那日就开始担心,担心被一直留在皇宫。
如今亲眼瞧着道长离开,又得了宋芙这样的准话,整个人都放下了心。
说起谢太后。
宋芙和晏江流送走老道长之后,便去了慈宁宫。
慈宁宫里。
原本昏迷着的谢太后,在宋芙和晏江流进殿之后,忽然睁开了眼。
整个人都坐了起来,眼带惊喜的看着晏江流,“流儿,你……”
她到底是母亲,一眼便瞧出了晏江流身上的变化。
宋芙和晏江流对谢太后的情况早有猜测,此刻倒也不怎么震惊。
晏江流十分镇定的点了点头,道:“母后,我已无恙。”
霎时间,谢太后便落下两行清泪。
她一只手握着晏江流的手,一只握着宋芙的手,连连点头,“好,好,好啊。”
“母后……”
宋芙抬起手轻柔的为她擦拭眼泪,“母后莫哭,都过去了。”
宋芙越擦,谢太后的眼泪便掉的越凶,“阿芙,阿芙,从前是母后对不住你。”
“我……”
“母后,我都知道。”宋芙温柔的阻止了谢太后的话,温声道:“我都理解。”
谢太后对她是真心疼爱!
若换成她,手段不知得激进多少。
宋芙看着谢太后的眼里全是真诚,谢太后一把抱住了她。
见此情形,饶是冷硬如晏江流,也微微红了眼。
待到谢太后激动的情绪暂时平复后,宋芙和晏江流才眸光灼灼的看着她。
“母后。”
“事到如今,您有什么苦衷也该直接与我们说了。”
谢太后被儿子儿媳的眼神看的稍有些不好意思,顿了顿,才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嗯?
宋芙和晏江流皆是眉梢一挑。
没什么大事,却要一国太后装晕?
第524章 收获
谢太后的表情微有些僵硬,随后道:“只是一些陈年旧事。”
“如今都已解决。”
谢太后不欲再提,宋芙和晏江流便也不好追问。
反正谢太后没事便好。
至于宁景瑞,倒是还没死。
但那状态……也没什么好活的了,他原就是逆天而行,强行续命。
如今一切尘归尘,土归土,他犯下的恶行都将一一报应在他身上。
宋芙叫人严格看守住了宁景瑞的屋子,却轻易不准人进去。
只听人来报说,宁景瑞每日在房间里喊痛,日夜不停。
根据宁景瑞疼痛时透露出的只言片语,他的疼痛就像有无形的人在啃噬他的身体一般。
从肉体到灵魂,无一幸免。
宋芙想,那应该是曾经的宁景瑞自己。
一个月后。
宋芙正与晏江流一道处理政务,慕杏快步从外面走进来,低声道:“娘娘,刚收到消息。”
“那位……没了。”
宋芙微微蹙眉,忙里偷闲从奏折里抬头看向慕杏,眼里带着茫然,“谁?”
慕杏顿了顿,“废院那位。”
“奥。”宋芙恍然,她近来太忙,倒真将这人疏忽了。
原本她恨宁景瑞是恨得不行,可在晏江流恢复正常之后,她的中心便放在了未来上。
她还有许多要做的事,实在没有顾及宁景瑞的状况。
此刻听到这话,她表情不惊,语调淡淡道:“既然死了,那就丢去乱葬岗吧。”
让宁景瑞入土为安?
那必不可能!
“是。”
慕杏应了一声,正欲退出去。
“等等。”宋芙叫住她,再次平静的吩咐,“暗牢里的那个,也送他上路吧。”
上的自然是黄泉路。
暗牢里的不是别人,正是宋安。
慕杏动作微顿,一时竟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当即低下头郑重道:“是。”
慕杏离开。
晏江流侧眸看向身边的宋芙,握着她的手,夫妻俩对视一眼,清楚看到了彼此眼中熊熊燃烧的斗志。
不是针对谁。
而是想要为这个国家,为所有的百姓做一番实事的心。
至于那些过去的事,如今都如云烟般,已成过往,不再那么重要。
而晏江流还没好之前,就在金銮殿上多准备一座与龙椅并肩的椅子。
而在上个月,宋芙正式开始与晏江流一道早朝。
许是铺垫做得好,再加上前朝谢昭,顾惜若,文清浅等人都小有成绩。
所以宋芙正式登上早朝那一日,朝堂上下竟无一人提出异议。
甚至不少老臣心里都有一种“终于还是来了”的感觉。
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这一刀不如早些落下。
民间对此更无异议,毕竟宋芙“妖后”的名声没人宣扬,如今名声早已逆转,是百姓们眼里的贤后。
宋芙与晏江流处理完奏折,携手一道朝慈宁宫而去。
定国公主晏晞正在慈宁宫。
谢太后逗弄孙女,夫妻俩刚进殿,就听到了谢太后的笑声。
夫妻俩行礼后坐下,谢太后百忙之中抬起头看向两人,将小孙女递给一边的采莲姑姑。
“哀家听说,你们夫妻二人不欲再生养,只要晞晞一个孩子?”
谢太后板起脸,很有点不怒自威之意。
宋芙和晏江流对视一眼,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夫妻俩的确是这样想的,当初晏江流登基,为晏晞赐封号“定国”,便隐有此意。
晏江流想了想,道:“母后,这是儿臣的意思。”
“是儿臣……”
晏江流的话还没说完,谢太后便抬手打断了他的话。
“不用解释。”
她自己就是生过孩子的,知道生孩子养孩子有多难,不用多想她也知道,必定是晏江流心疼阿芙。
“哀家对你们的决定没有意见,哀家要说的是另一件事。”
“既然你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决定,那对晞晞的培养也该提上日程。”
这……
“母后,是不是有些早了?”
宋芙笑着问,晏晞可还没满周岁。
“不早!”
谢太后道:“正好哀家没什么事,教育晏晞的事不妨交给哀家。”
“你们可愿?”
谢太后都开了口,宋芙和晏江流自然是不可能再说拒绝的话。
夫妻俩对视一眼,同时给了眨着圆溜溜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的女儿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随后对谢太后道:“都听母后的。”
谢太后点了点头,对于两人的选择显然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