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蕴然吴兆和沉塘!把她沉塘!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苏蕴然吴兆和小说推荐沉塘!把她沉塘!精彩章节在线阅读
肖兴德皱着眉头,又看了苏蕴然好一会儿,才说:“我最多可以帮你借两百只鸭,再多,不行了。”
两百只,不多,也不少,如果全都死翘翘了,或者苏蕴然不管了,他的工资挤一挤,还可以还上这个账,也算是还了肖锦瑟搅扰他们的人情。
“行。”
苏蕴然不挑。
她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铺开放在肖兴德的面前,说道:“我已经写了借条,麻烦您签个字。”
肖兴德:“……你早就知道我会答应?”
莫名被算计的感觉,肖兴德很不爽。
“我只是觉得,您能放弃军功来到这样的地方驻守,一定懂得什么是轻重缓急和什么叫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觉得您一定会支持我。”
“你跟吴青林,倒是一个比一个会说话。”
肖兴德用鼻子出了一口气,把借条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这才在上面签了个字。
苏蕴然笑了,“所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
“行了,你好好干!争取别用吴青林的津贴来赔。”
“保证完成任务。”苏蕴然像模像样地敬了个礼,随即话音一转,“有一件事,我还想请您答应我。”
她一改之前的轻松,双眼一动不动地盯着肖兴德,认真地说:“领导,从鸭场开始,养鸡场、养牛场、养猪场、养牛场,我一定会逐渐一个一个地建立起来,我希望,在牧场的一亩三分地上,我能拥有绝对的领导权。牧场的发展方向、员工的审核标准、工作内容等等,都得由我说了算。”
肖兴德行军打仗这么多年,当然知道一个好的领导者有多重要。
不过,一个牧场而已,还是苏蕴然这样一个山里出来的土妞做的,他一不觉得能够做起来,二不觉得有谁会愿意去养鸡养鸭养猪。
“行,你放心吧,没人会跟你争的。”
苏蕴然心中一哂,心说那可不一定。
将来以后的经商环境,绝不是现在可以想象的。
不过,当着肖兴德的面,她还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下来。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苏蕴然捧着借条再三道谢后离开,直奔农场。
这回她没带吴墨言和吴思言,深入地往里面走了走。
她一边走,一边画图,差不多用了两三天的时间才把这块近百亩的地摸透,从中选出一块区域来盖鸭棚。
这天晚上回到家,苏蕴然发现自己在院子里种下去的菜发了芽,心中一喜。
这边天气炎热,应该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够实现蔬菜自由了。
晚饭后,正忙着清理菜畦里冒出的草芽,孙玉兰从隔壁过来。
“蕴然,你这两天进进出出地忙什么呢?”
“我有一件事要做,嫂子你帮我找几个人呗?”
“什么人?”
苏蕴然刚一开口,孙玉兰就目瞪口呆。
“你还真敢啊?你就不怕赔了?这得多少年才能还完?”
苏蕴然禁不住失笑,“谢谢嫂子关心,不过,没关系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她想做的事情太大了,需要太多钱,必须得从商才行。
否则,等她真的能够捐钱造海舰的时候,吴青林都得退休了。
孙玉兰张口结舌,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好半天,她嘴唇抿了又抿,摆了摆手,“我,我帮你找人没关系,但我就不参与了。”
苏蕴然本来还想劝一劝孙玉兰的,自从他们一家来到这里,孙玉来给与的帮助很大,她心里由衷地感激。
可是见孙玉兰紧张成这个样子,苏蕴然决定过一段时间等养鸭场稳定一些再说。
毕竟,从头挑头办一家养鸭场,在这个年代少之又少,孙玉兰担心会殃及他们,苏蕴然可以理解。
“行,那就麻烦嫂子帮我找几个人,嗯……暂时就先五六个吧。”
“我帮你问问,如果有人愿意,我就给你带过来。”
两人说定,孙玉兰就走了。
此时此刻,苏蕴然还不知道,正是这个看起来热心又爽快的孙玉兰,将来在她最难受的时候给了她致命地背后一刀。
第170章 第170章小作坊正式起航
孙玉兰花了两天时间找了五个家属区的妇女,这五个人苏蕴然在之前的时间里都接触得很少,印象淡薄。
孙玉兰挨个给苏蕴然介绍了一遍,其中背着女儿又矮又瘦的女人叫孟麦冬,身材略胖的北方女人宋小芬,操着一口大碴子味的家乡话秒杀苏蕴然的胡月灵……
苏蕴然挨个打了个招呼,胡月灵就问起来:“小蕴然,玉兰说你有活给我们干,什么活啊?”
“几位嫂子都比我来得早,咱们营区以前有个农场,大家知道吧?”苏蕴然说。
大家纷纷点头,和孙玉兰先前说的话一样,知道归知道,但是农场早就不能种了,胡月灵立刻就劝起苏蕴然来,让她千万不要白费力气了。
“我长到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难种的地。”
胡月灵半点儿不像她的名字那样空灵精致,人长的高高大大就算了,说话时的一股大碴子味让人实在难以与她的名字结合在一起。
等几个人议论得差不多了,苏蕴然才笑着压了压手,“我们不种地。”
“不种地?”
几人安静下来。
“不种地种什么?”
“养鸭子。”
几个人面面相觑,半晌没有言语,但脸上都写着同一个疑问:能养吗?
“可以养的,我已经和营区的领导商量过了,经过了那边的同意。鸭子下蛋之后,会优先供应营区,为战士们提供营养,也算是我们为营区做贡献了。”
苏蕴然给五个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接着说:“这个厂子我既然接下来了,就肯定会做起来,到时候每个月的工资也会照发,就是这个活你们得想清楚,几百只鸭子在一起,以后发展成几千只、几万只,整天跟它们在一起,身上肯定会沾染臭味,如果你们受不了……”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胡月灵打断了,对方以一种财迷的口气问:“一个月工资多少?”
这个问题苏蕴然前几天去营区的时候还真看了,她们属于最低档,每个月十九块二毛八,但是可以随着工龄增长。
“受得了!”胡月灵再次抢答,“我受得了。”
孙玉兰听着心也跟着跳了几下,诧异地看了一眼苏蕴然。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点头,“十九块二,可比以前我们去农场干活的时候给的多。”
意思很明确,有钱还要啥自行车?
“那就这么定了。”
苏蕴然进屋拿了几份自己手写的合同出来,她细细地把合同存在的必要性、规范性、怎么签署跟几个人科普了一遍。
“如果没有别的想法,咱们现在就正式签合同。”
苏蕴然把家里仅有的一支钢笔递到几人面前,从胡月灵开始,歪歪扭扭开始在苏蕴然指定的位置签自己的名字。
不会写字的则照着苏蕴然写在纸上的名字,依葫芦画瓢。
等到合同签完,依次按了手印,苏蕴然的小作坊便开始正式起航。
合同上已经明确规定了每天的上班时间和工作内容,苏蕴然再次强调了一下之后,就把她们首先要向村民去借鸭子的事情说了一遍。
包括孙玉兰在内,所有人再一次目瞪口呆。
“借鸭子?人家凭什么要借啊?脑袋让驴踢啦?”胡月灵发出灵魂一问,深得其他人的心。
“他们为什么不借?”
“多余的才借呢,没有多余的,人家谁借?如果真的借了,那不正好向大家说明,他们家多养鸡养鸭了吗?”宋小芬说。
“谁说多余的才借,我们借一只,还两只,你们去问他们借不借?而且,我们只是借鸭子,又不是搞计划生育,多余的给他们抓走不给了,他们为啥不借?”
几人再一次愕然。
“借一只,还两只?”
“天下还有这好事呢?”
几双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她,苏蕴然欣然点头。
“如果你们有,也可以借给咱们厂。”
几人:“……”
院子里有片刻诡异的寂静,除了苏蕴然之外的六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