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你我今生无缘,来生不见小说梁蕴封惊云-九千岁,你我今生无缘,来生不见小说在哪里可以看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宿红就将梁蕴长如瀑布的头发挽好了。
梁蕴结果宿红递过来的铜镜,看着镜中的自己愣住了。
里面的人唇红齿白,肤若凝脂。青丝被高高挽起,插上得体的流苏发簪,一袭红色长裙,摇曳生姿。
梁蕴从未见过这样的自己,上一世她为了符合封惊云的喜好,日日穿着素色长裙。3
宿红扬着笑,替她理清后面的秀发,轻声说:“殿下,可以可以了,可要挑选一个喜欢的香囊?”
梁蕴闻言自己从架子上随手拿了一个白色的挂到腰间,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了出去。
到门口时,梁瑞正坐在秋千上,微风拂过他的脸颊。
梁蕴看见姐姐下意识的就要下去,险些摔倒。
千钧一发之际,还好宿玉稳稳当当的接住了他。
梁蕴悬着的心可算是沉了下来,走进揪住梁瑞的耳朵。
“阿瑞,你最近是愈发调皮了,刚刚多危险啊……”
梁瑞哭丧着脸说:“阿姐,我知道错了,下次不会了,你快去吧,我在宫里等你回来等你回来……”
梁蕴点点头:“好,到时候阿姐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梁蕴贴近阿瑞的耳朵,轻声说了几句话。
随后下令让太监将梁瑞带回去。
梁蕴在宫女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梁蕴刚掀开帘子,一抬眼,就对上一双清冷的眸子。
梁蕴心脏一顿,从心底升起的恐惧蔓延上心头。
封惊云他怎么会在这里……
上一辈子,他根本就不曾去过泰山。

此时,又怎会在车里。
梁蕴愣在原地,她捏紧红袖,一时之间他居然忘记了行礼。
封惊云看着梁蕴今日的装扮,眉间微蹙。
这样明艳的装扮,他还从未在梁蕴身上看见。
良久,宿红轻咳一声,示意让她行李:“殿下……”
梁蕴如梦初醒,垂眸敛起眸中的神情,立马行礼:“见过千岁,千岁万福金安……”
封惊云点点头声音亦如往常一般清冷:“起来吧……”
而后他目光重新转移到手中的经书,一袭绿色长袍,发冠半束,整个人看起来清冷又禁欲。
梁蕴拘谨的坐到他的对面,而后有人端着一大块冰块来到马车上。
“现在正值酷暑,千岁知道殿下怕热,特意吩咐从冰库里取了一些冰块解暑……”
梁蕴闻言,看向封惊云,上一辈子确实有人送来冰块解暑。
却不曾有人跟她提起过这句话。
第14章
梁蕴内心一颤,低头道谢:“谢千岁……”
风透过窗吹起封惊云额间的碎发,带了一股清凉的风。
马车一路颠簸,整整3日,终于到了泰山。
一行人下车休息。
梁蕴看着眼前长长阶梯,喝了一口水,决定想要自己走上去。
这时侍女抬着娇子走了过来:“殿下,山高路远,上娇歇着吧,让奴才们抬您上去……”
梁蕴摆手轻声说道:“不必了,本宫要自己走上去。”
上一世她是做娇子上去的。
这一世她要凭借自己的实力爬上去,一步一步爬到顶峰。
封惊云有些诧异,却也并未阻拦。
宿红还想再劝一劝,却见梁蕴已经开始一步一步的往台阶上走去。
众人便只能紧随其后。
梁蕴没有看见后面坐在娇子里,封惊云饶有兴致的目光。
她只觉得背脊一寒,却寻不到出处。
宿红打着伞跟着梁蕴,二人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从山底到山腰,风吹动梁蕴额间的细发,远处的高山绿荫,潺潺流动的溪水。6
梁蕴忍不住感叹,原来这竟然是半山腰的风景。
从日出到西陲,夕阳如同仙女的裙摆挂在天际。
此时一行人已经爬到了山顶,绯红的太阳落在山头,渐渐的沉了下去。
远处的山峰上错落着一座寺庙,隐隐传来的钟声。
梁蕴从前不是生活在宫里,就是千岁府,哪里见过此等震撼的场景,一时走不动路了。
宿红担心的问:“殿下,可是累了?”
梁蕴点点头,答非所问:“确实美轮美奂,只可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时,不远处走来一个僧人,对着众人行了一个佛礼。
“主持说今日有贵客到访,特命我来迎接诛位。”
来人深深的看了一眼梁蕴,随后别开了视线。
封惊云从娇子礼下来,还了一个佛礼,儒雅至极。
“不知师傅如何称呼?”
僧人再次底下了头:“贫僧法号囫囵,是主持坐下第四弟子,施主可唤贫僧囫囵。”
他绯唇微动,模样很是不俗。
封惊云点头,做出请的手势:“有劳囫囵师傅,为我们带路……”
而后转身坐上了软娇。
梁蕴跟在囫囵的身后,竟也不觉得疲惫。
封惊云拨开帘子看着抹鲜红的身影,心底乱成一团,总觉的哪里不对。
众人走到普照寺的时候。
月光已经挂上枝头。
囫囵带着所有人,来到了清冷的院子。
回头向众人说道:“这是师傅为众人准备的住所,只需稍加清扫,便可入住。”
封惊云点点头:“有劳了。”
囫囵平静的说:“此乃吾分内之事,来者皆是客,施主不避客气……”
而后囫囵,的目光转向梁蕴,吐词清晰:“不知公主殿下可有时间?家师有请……”
梁蕴沉默片刻,心下一颤,却还是点点头。
转身对封惊云说:“千岁,我去去就来不必担心。”
封惊云点点头,长眉轻蹙,神色微沉,显然不悦。
已经背过身去的梁蕴很明显没有注意到。
“还请师傅带路。”
第15章
梁蕴紧跟在囫囵后面,一时之间宿红不知道是跟还是不跟。
这时,封惊云看着二人远去的背影,冷声道:“还不跟上去?小蕴从未来过这,若是迷路了怎么办……”
宿红闻言,利落的跟了上去。
竹社内。
一位老者坐在竹林的正中间,他的面前有一盘棋。
囫囵将梁蕴带到竹林内,对着面前的老者行李:“师傅,人已经带来了,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