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瑞霖宋锦娘(顾瑞霖宋锦娘)全网首发小说-小说顾瑞霖宋锦娘完整版全文在线赏析
“是寡人想怀疑他们顾家吗?顾家如今手握三十万镇北军,那三十万镇北军只听他们顾家的号令!”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们顾家若是要反,随时都可以!大军在手,漠北在手,剑指西凉一路南下,如今的靖国,能受得起吗?!”
秦王被无情斥责,当即跪了下去,跪在地上依旧不信顾家会反。
“皇兄定然是多虑了,瑞霖哥......顾世子与皇兄是一起长大的,镇北军这么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驻守边疆,怎么可能会反。”
周安澜顿住脚步,面向秦王,心中的愤怒无以言表。
“你这傻子,到现在还不明白!反与不反,不是你我能说了算的!”
“你能清楚镇北侯心里如何想的?你能知道原州城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吗?”
“你什么都不知道,竟敢断定顾家不会反!”
秦王叩了个头,接着跪的笔直道:“臣弟的确不知镇北侯在想什么,但臣弟知道,用人不疑的道理。”
“镇北侯一家,是跟随周氏先祖打天下的功臣,镇守漠北数十年了,不曾丢失一寸国土。屡次退敌,又有多少儿郎就那么永久的留在了战场上!皇兄,若是这样的人家,还不算忠臣,那什么样的人家才能算的上是忠臣?”
周安澜深吸了一口气,闭了闭眼,依旧没有将火气压下去。
“周安愈!读了几日的书,学会说教起寡人来了!来人,将秦王拖下去,打他二十大板,让他长长记性!”
*
晋王在听到自己身边一名学生,提起江云娘搭弓射箭的事情时,眼眸对着小河面沉了几分。
“看样子,镇北侯府还真是娶了个好媳妇!呵~”
“你先退下,去账房领上一份赏银吧。”晋王手握着鱼竿,语气里没听出什么情绪,依旧从前那般,威严中带着几分和蔼。
“学生谢过晋王殿下。”那学生脸上带着喜气,叩头退了下去。
晋王面上无波无澜的提起鱼竿,又在鱼钩上挂上鱼饵,甩竿继续钓鱼。
许久才缓缓开口道:“吃里扒外的东西,让他喂了鱼吧!”

这样的消息,早不传来,晚不传来,偏偏是今日,镇北侯府世子要离开的日子。
他这皇帝侄儿,可真不是什么聪明人,如此他那细作的身份不就暴露了吗?
晋王身侧的大管事,看了看那小伙的背影,点头应下。
“你说,那凌云阁究竟是不是在那江氏的手中?”
管家微微佝着些腰,回答道:“看这半个多月的局面......多半那镇北侯府世子夫人手里是有些本事的,至于是不是凌云阁,小的也不知。”
“哼~你都看不清,可见藏得够深的。让人盯着,若是江氏落了单,便想办法送她上路吧!”
晋王对江云娘起了杀意。
无论她手里有没有凌云阁,这般有手段的女子,都是在给顾家添羽翼。
原本是三足鼎立的事情,平衡若是打破了,变数就变大了。
他并不想要这样的变数,所以......江氏还是死了的好。
第277章 赵太守
原州城内外皆是戒备森严,前面大贺氏集结的三十万大军,有十万都集中在了小岔沟,镇北侯驻守的地方。
如今那道土墙最后的两个缺口,也被敌军虎视眈眈的盯着。
顾瑞绥顾瑞骏兄弟两人分别驻守,一边要防着敌军的侵扰,一边要盯着建设进度,并不轻松。
新任原州城太守赵寅成已经前来赴任,崔太守也即将离开原州城。
杜夫人在城中驻守,最是焦头烂额,不但要处理城内军务,还要应对新来的这位赵太守。
“杜夫人此举,下官觉得并不妥当。”赵太守与崔太守站在一处,态度十分强硬的指出侯夫人的错处,丝毫不顾及其他。
崔太守的面色难看,目光不断在这位赵太守和杜夫人身上打量,他是有心劝诫这位赵太守的。
可人家根本不以为意,只觉自己是领了陛下的旨意,就该为陛下着想。
杜夫人抬了抬眉梢,并不打算与他争执,毕竟她今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赵太守一路辛苦,姑且休整几日,待这一仗结束之后,再与侯爷商谈这些不妥之事。”
赵太守并没有顺着杜夫人的意思,而是更加强硬道:“杜夫人此言差矣,既有不妥就该立刻更正,以免错上加错,给原州城,给靖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崔太守站的笔直,偷偷瞄着赵太守,心道这人是根本没听出杜夫人的言下之意,还是故意如此,在这种时候来添乱?
杜夫人嘴角微挑,露出一丝冷笑,扫了崔太守一眼,又转到了赵太守的身上。
“敢问赵太守,如今这般做,给原州城和靖国带来什么不可逆转的损失了?”
赵太守丝毫不迟疑的开口“自然是......”
开了口,又有所迟疑,似是在凝神想着什么,又回头看了看崔太守。
崔太守神情不变的移开视线,显然是不愿接他的话,更不想打圆场。
“赵太守都没想过这个,凭什么前来质问本夫人?”
“凭直觉吗?”
杜夫人目光炯炯地盯着赵太守,并不想让他这么快的下了台。
“若是只凭直觉,那赵太守这官,本夫人看也莫要再做了。”
赵太守一听杜夫人的话,瞬间觉得脸上无光,胸中积火“杜夫人!下官乃朝廷命官,你一介女流......”
“赵太守!”
杜夫人厉声打断了他的话,接着道:“本夫人的确是一介女流,却也比你更清楚原州城如今的情况如何。”
“今时不同往日,原州城外集结了三十万外族敌军,本夫人军务繁忙,没有功夫搭理你这些花花肠子。”
“不管你家中有哪位贵人在宫中,如今原州城内外,都不允许有半点差池。”
本就不到赵寅成升迁的时候,他为何能升迁到这里,难道他自己不清楚吗?
自家闺女如今就算是皇帝身边的贵人,他这做父亲的,也不该如此飘忽,如此急于树敌吧?
“本夫人还是那句话,赵太守若是有什么问题,等这一仗结束tຊ了,去寻侯爷。”
“崔太守只管与赵太守交接便是,不必到本夫人这里来报备。原州城内政还是要像以往一样,赵太守若是这点事情都做不了,便自己请旨调离吧!”
杜夫人的语气摆明了毋庸置疑,赵太守心里不悦,却也不敢再说什么,脊背阵阵发凉。
总觉得他若是再不退让,这位侯夫人就会立刻用身后的红缨枪挑了他。
两人退出了书房,赵太守甩甩袖子走到了崔太守的前面,面色冷沉。
待二人同时进了衙门,赵太守才道:“你这官做的实在是窝囊!”
“堂堂一城太守,竟然事无巨细的要去问一个妇人,她就算贵为二品命妇,她也不过是个宅内妇人!”
“还想让本官与你一般做那没骨头的人,你......”
崔太守面色渐渐黑下来,沉着声打断他的话:“赵太守莫不是在南边吃多了熊心豹胆,区区一个太守之位,也能让你如此猖狂!”
“镇北侯府夫人,的确是个妇人,可那也不是一般的妇人!你见过哪个妇人,提枪上马上阵杀敌?”
“这原州城,在杜夫人手中重建了两回,她不能管原州城之事,谁还有资格管?!”
“你我好歹同僚一场,规劝你一句,按照原州城的规矩办事,要比你闺女上位可容易得多。如今战事已起,莫要再添乱!”
向来谦逊稳重的崔太守,横眉瞪眼的说了一番话之后,拂袖而去。
*
城郊天真观边上,又新起了一处,六间房的大杂院。
六月初的午后时分,艳阳高照,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片。
一身道袍,眉目清秀的董芝,面上不似从前那般惨白,多了几分血色,举止也有了几分从容。
脚步轻慢的离开房间,到了屋檐底下的阴凉处,才给自己添了一碗茶水。
这处院子与天真观只有一墙之隔,自她从舅舅家脱离出来之后,她收养了几个无人认养的女童。
眼看着手里的银钱见底,观里香火不旺,也难以维持。
她也就将自家的那处宅子给卖了,盖了这处大杂院。
现在不但收留了几个小女孩,还有几位失了丈夫家人的可怜女子。
她们平常做些绣活儿,放到城中去卖,勉强能度日。
自从知道前面开战起,她心里就一直隐隐的不安,这几日打算将这些孩子们安置好,她便到前面去看上一看。
她是女子,做不得什么大事,但她不想让三爷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