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如果刘禅穿越成为赵构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赵构刘禅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南宋,如果刘禅穿越成为赵构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
岳飞想着:是时候张罗一下了,他想抱孙子了。
赵云看着岳飞接过来辛弃疾后,小辛弃疾并没有哭,松了一口气。
赵云感叹:幸好没有哭成小哭包,不然那哭声真的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所以,现在赵云可谓是喜上眉梢,他可以喝酒了。
好小子,这些日子没有白疼你,也不遑他天天抱着辛弃疾哄睡。
刘禅看着子龙叔这些模样,心有一点点虚。
早知道就等辛弃疾再长大一点,那个时候才让子龙叔教他了。
毕竟在这个时候,子龙叔是真的成了奶爸了。
不过呢,在此期间,小辛弃疾可谓是成了团宠,不仅在三位丞相之间都游刃有余,岳飞,韩世忠,岳云等人也是十分喜爱这个小娃娃。
等到众人吃饱喝足的时候,赵云也不忘换了件衣裳才去抱着辛弃疾。
最后,今天的这一场饭可谓是吃得宾主尽欢!
结账的时候,知道今天这一顿饭花了快一百两,大臣们还觉得不好意思,今天让官家大出血了'啊!
所以他们决定赶紧干完活,批完奏疏,为官家分忧。
对此,刘禅表示:一百两而已,洒洒水啦!
而且,这个酒楼就是他的!
是他仿照后世的服务建的,再加上和珅的建议,这些月赚的的钱源源不断。
所以里面的赚到的小钱钱都是他的!请不请客他都不亏。
并且,他在吃饭的时候还让众人留下了一副墨宝,说是留给酒楼做纪念。
可不是嘛,刘禅这一次可不是单纯的请客,明明就是刘禅为了增加自已酒楼的知名度而请的客,这个算盘打得叮咚响。
……

回宫路上,刘禅特地和诸葛亮同坐一辆车。
诸葛亮端坐在一旁,刘禅在一旁扭扭捏捏,想要靠近诸葛亮,但是又不敢。
待刘禅在那磨蹭了快一刻钟了,诸葛亮看刘禅还是不说话,叹了一口气,说:“陛下有何要事要和臣说啊?”
“相父……就是……就是今天武侯祠那些事。”
刘禅眼睛飘忽不定,手指还在不安的动着,不知道怎么办?
诸葛亮看到刘禅这个熟悉的样子,每次阿斗犯错都是这样子。
第100章 主系统给的奖励。
“陛下,说说吧,有什么事要和臣讲?”
诸葛亮端坐着,示意自已已经洗耳恭听了。
“相父,就是去拜武侯祠那件事,阿斗不是故意的,阿斗只是想让人瞻仰一下相父,所以才让人建了武侯祠。”
刘禅小心翼翼看了一眼,生怕诸葛亮会生气。
“相父您要打要骂,都行,阿斗绝不喊一声疼!”
诸葛亮平淡如水的眼里看不出任何波澜,感觉这真的是梦回大汉了,那个时候阿斗每次犯了错都是这个表情。
“无妨,陛下。”
“什么?!”刘禅抬头看了一眼诸葛亮,不好意思的说。
“相父,你不怪我吗?”
虽然说皇帝为臣子建祠是很稀少的,但是诸葛亮成功活过来了,生祠总是有那么一点尴尬。
刘禅对此后知后觉也是十分不好意思。
“相父怎么会生你的气呢?”
不就是自已拜自已嘛,小事罢了。
而且诸葛亮是了解刘禅的孝心的,尤其现在的武侯祠还是刘禅亲自下诏、拨(赵鼎的)款建立的。
说不定自已在刘禅的心中,先帝的位置都比不上呢!
诸葛亮心里还是有一点小骄傲的。
武侯祠的建立,它对诸葛亮的意义可谓巨大!
所以诸葛亮在进去拜的时候觉得有稍微尴尬,其余的时候也觉得还好。
此刻的刘备:你这个***,请打开麦克风交流!
“呜呜呜……相父!我就知道你对我最好了!”
不管怎么样,刘禅在诸葛亮面前都是孩子。
无论过了多少年,无论刘禅是多少岁。
在诸葛亮眼里都是一样的,因为刘禅是诸葛亮一手带大的。
马车缓缓驶向宫里,等到了福宁殿的时候,系统那边传来提示音。
“滴,诸葛武侯,主系统这边有一份特殊奖励给您,请及时查收。”
刘禅:???什么时候相父和主系统那边这么熟悉了?
“相父,主系统那边有特殊礼物给你。”
看着刘禅好奇的样子,诸葛亮当即打开奖励,满足刘禅的好奇心。
“滴,您的特殊奖励为人物——诸葛瞻。”
听到这个特殊的奖励是诸葛瞻的时候,诸葛亮眼睛一热,忍不住流下泪水来。
原来是他的瞻儿啊!
诸葛瞻是诸葛亮在46岁生的儿子,老年得子,诸葛亮对于诸葛瞻自然是疼爱的。
取名诸葛瞻,字思远。
这个名字取自诗经“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瞻”这个名字,还蕴含了父亲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期许——
他希望儿子能够高瞻远瞩,志存高远,成为有用的人。
而且诸葛亮和别的父亲不一样,可以说是理想中的父亲了。
当代为人父母者,大都希望自已儿子是小神童,从小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越聪明越好。
可是诸葛亮目光非常长远,他曾经给兄长诸葛瑾写信时说自已儿子:“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他觉得自已的儿子太早慧,将来不能成大才,这恐怕是独一家了。
不过呢,由于汉昭烈帝刘备把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在培养刘禅上也上了心。
所以在诸葛瞻身上,诸葛亮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培养诸葛瞻。
一方面,诸葛瞻出生时,诸葛亮已经四十六岁了,直到诸葛亮去世,诸葛瞻也才八岁,因此他很难得到诸葛亮的教导。
另一方面,诸葛亮公务缠身,又事必躬亲,很难有时间对诸葛瞻进行教育。
但这也不妨碍诸葛瞻的成材。
虽然季汉对诸葛瞻的记载不是很详细,可以说是乱作一团,含糊不清。
但从里面的只言片语,我们知道,后期他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制止姜维北伐 。
不是因为他看不顺眼姜维,而是因为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蜀汉四相之一的费祎死后,姜维失去了制衡。
姜维之后开启的北伐之路,兵疲马困,百姓多有怨言,国内反对北伐的呼声日益高涨,诸葛瞻和董厥商量,要用阎宇代替姜维担任大将军。
二是试图除去宦官黄皓。因为黄皓得后主刘禅宠爱,在朝中枝连叶附,祸乱朝政。
父亲诸葛亮像是闪耀着光芒的星月,照亮季汉的浩渺苍穹,蜀人追思亮,不免将所有的期待加之于父亲去世时年仅八岁的诸葛瞻身上。
所以诸葛瞻也把他父亲作为自已的一生追求。
诸葛瞻三十七岁那一年,也就是季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诸葛绪带领三路大军南伐季汉。
仓促行军,大战在即,邓艾奇兵偷渡阴平,季汉朝廷乱成一锅粥,先前没有丝毫经验的诸葛瞻挂帅出征,终于覆败,与长子诸葛尚一同战死绵竹,结束了自已短暂的一生。
诸葛瞻带着自已的幼子诸葛尚战死沙场则成就了诸葛家族的后世无双英名,如此气节,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虽然历史上也不乏有人骂诸葛瞻,但是那个八岁丧父,一生为父辈的梦想而活的诸葛瞻已经做的很好了。
父亲的光环有多么耀眼,留给他的阴影就有多么宽广,诸葛瞻无处可逃。
可以说,他的一生,作为神明遗留人间的唯一骨血而活着,无时不刻不被人拿来与父亲比较,活得也一定很辛苦。
最终,他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便只好飞蛾扑火,以身殉国。
前半生的荣华与赞誉,如今全化作绵竹城下累累尸骨,只留给后人叹息。
回到眼前,刘禅看到这个特殊奖励也很满意,诸葛瞻来了真好,相父就有自已的儿子了,这样子相父也不会太孤单。
刘禅曾看到诸葛亮在看史书关于诸葛瞻的资料的时候,相父高大的身影好像一下子就佝偻起来了。
他也很心疼相父……
“统子,赶紧让诸葛瞻出现在相父面前啊!”
又是一阵熟悉的白光闪过,消散后显露出一个幼小的身影——
八岁的诸葛瞻,在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看着自已变小的身体,因为不安而不知所措。
诸葛亮想要上去抱一下他的儿子,却又停下来,不敢上前,不知道怎么办?
他的儿子才八岁,自已却丢下他与世长辞了!
还是诸葛瞻看到诸葛亮熟悉的模样,迈着小短腿冲向诸葛亮,哭喊着:“父亲,我好想你啊!”
虽然诸葛瞻是带着以前的记忆来到这里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已变成了小孩子,但是他看到了已经过世的父亲,心里深藏已久的感情喷涌而出,所以紧紧的抱住了诸葛亮不敢放开。
哪怕是死后的幻像,他也想在这个时候抱着父亲。
“父亲!瞻儿真的好想你!没想到黄泉路上是您来接瞻儿,您来接瞻儿的话,瞻儿在黄泉路上也不会孤单了。”
“瞻儿,我的瞻儿啊!”
诸葛亮也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