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热推新书)刘禅赵构完整版免费小说无弹窗阅读_刘禅赵构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南宋,如果刘禅穿越成为赵构)

时间: 2024-03-30 21:17:08  热度: 23℃ 
点击全文阅读

对于那个''玄德''刘禅也是下意识的把它划掉了,他总不能这么倒霉吧!

那个''世民''好像不错。

不管了,就它吧!

刘禅决定了之后,还不忘记谢了一番1142:“谢了,统子,等孩子的百日宴,你单独坐一桌吃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得到刘禅这个保证之后,1142兴奋的识海里面滚了好几圈。

“耶,要吃席了!席上的菜都是我的啦!”

识海外面。

刘禅意识回到眼前,说出来了自已看法。

“皇后,你觉得''世民''这个名怎么样?”

“ ''世民'' 吗?那自然是极好的!”吴皇后思考了半天,觉得这个名果真合适。

“是吧,世民意为“济世安民”,这是朕的嫡长子,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未来他一定可以让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朕起这个名字也是这个道理。”

“官家,孩子还小,哪里可以看出来……”

“皇后不必多言,朕看这小子也是很喜欢这个名字啊!”

婴儿床中的孩子,也就是李世民听了之后,又闹腾起来。

朕不要叫世民!

刘世民多难听啊!

给朕换个新的名字!

“皇后你看,孩子也很满意这个名字呢!”

刘禅抱起此刻还是小小的李二凤,说道:“世民,世民,以后你就叫赵世民了!”

李二凤:啥?不是姓刘吗?

季汉啥时候姓赵了?

朕到底穿越到了什么地方啊!

呜呜呜,想念朕的观音婢了!

一瞬间,殿里面被小殿下也就是此时的小小的李世民给弄得人仰马翻。

李世民不愧是曾经是天可汗,天策上将,就算是小孩子,也硬是哭了好几个时辰才消停……

题外话:你们说我要不要减少一些1142的出场啊,可是1142真实的身份也不一般,不能删减多少,但是有的宝子说我写的太啰嗦了,我又想改文了。。。

第115章 迁都哪里?

李世民……不,现在应该叫他赵世民经过几个时辰的闹腾,他终于睡着了。

刘禅和吴皇后终于放下心来。

他们这个儿子好像也太能哭了,也不知道长大后会不会还是一个小哭包?

殿内,刘禅双手握住吴皇后的手,眼里饱含深情,说道:“朕与皇后夫妻情深,男孩的名字朕取了,那女孩的名字,就交给皇后来取吧!”

吴皇后先是惊讶了一下,随后露出感动的笑容,说:“臣妾多谢官家。”

古人讲究父亲或家族里德高望重的人给孩子起名,就算是在皇家,皇后也不能私自给皇子取名。

所以这个对于吴皇后来说可以说是莫大的荣幸。

而刘禅听到吴皇后同意了自已这个请求,松了一口气。

他不擅长取名,男孩子的名字难听点就算了 。

但是女孩子的名字嘛,总得取一个好听一点的。

“那应该叫什么呢?”吴皇后沉思片刻,“臣妾希望自已的孩子一生和顺、幸福、美好,那就取一个''婉''字如何?小名就叫婉儿吧,官家你觉得怎么样?”

“好,皇后取的名字,自然是极好的,很适合咱们的小公主。”

刘禅抱起小公主,亲昵的贴了贴小公主的脸蛋。

“婉儿,朕的婉儿,爹爹给你承诺,你一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小公主!”

小公主听了咯吱咯吱的笑,粉扑扑的小脸甚是可爱。

“皇后你看,咱们的女儿很喜欢这个名字呢!”

“是啊,官家!”吴皇后心中也是甚为欢喜,看着婉儿的眼神越来越慈爱,忍不住亲了亲这个可爱的孩子。

刘禅呢,在这里也一直逗着小公主,就连小公主睡觉了也不舍得离开。

还是吴皇后觉得刘禅在这里待太久了,不能因为孩子耽误了政事,所以才让刘禅离开去往勤政殿。

……

又是一天的朝议,刘禅在表面上还在上朝,其实心思早就放在他那两个可爱孩子身上。

看着下方的人在喋喋不休的讲话,刘禅只想朝议快点结束。

就在刘禅在念叨着的时候,底下的官员出列,说:“官家,臣有要事启奏!”

这才把刘禅的心思给拉回来。

“咳,卿呐,你有什么事要说啊?”

“官家,如今都城东京开封府已经收复,不知道官家有何打算?”

刘禅想:东京开封府好像是北宋的首都啊?

“那依照卿你的意思是说要迁都吗?重回开封府东京?”

还没有等那个提出建议的大臣说话,又有其他大臣提出自已的意见了。

“官家,臣反对!临安城靠近水,对于咱们来说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长江天险,可不是谁能成功越过这一步的,临安这里是得天独厚的地方啊!”

确实,临安的地理位置堪称得天独厚,长江中下游的位置让临安处于四通八达的情况,无论想要去哪里都能以最短的距离直达。

一来方便管理统治,二来方便掌控各地经济。

海上的通道便捷通达,无论是交战还是贸易都能非常完美地应付,让南宋的经济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恢复,同时长江又成了上天恩赐的一道屏障让武力强盛的金军久攻不下。

哪怕当真有朝一日有其他军队把南宋攻下,接连破开长江和江南丘陵,也能在他们逼近临安之前选择用水路逃往更远的地方。

只要留住皇室的血脉,无论多久都有机会东山再起,这也是南宋的都城选择定在临安的重要原因之一。

“臣附议,官家,东京开封府之前被金人攻陷,金人肯定在此做了手脚,不可不防!”

其实,做不做手脚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现在临安发展的太好了。

大臣也不愿意离开这块风水宝地。

况且临安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大幅度的劳动力,导致当地的粮食产量暴增。

再加上刘禅从系统商城里面兑换出来的高产农作物和陈尃的研究,粮食不仅能够做到满足百姓们的最基本的需求,同时每年还能拿出相当多的余粮运往仓库。

粮食足够的情况下临安又处于所有道路中间的交汇点,无论是运输粮草还是经济往来,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达到利益最大化。

水稻,丝绸,互市贸易成为了临安发展经济贸易的两大巨头。

就在两方人陷入僵持的时候,诸葛亮说话了。

“官家,臣反对迁都东京开封府,但也反对把都城定为临安。”

“内相大人的意思是?”

刘禅想,难不成相父想迁都长安?

在季汉的时候,长安可是相父和姜维终其一生魂牵梦萦的目的地。

因为取长安则可得关中,进可攻退可守而且长安为西汉都城,更有利于兴复汉室。

诸葛亮开始说他的见解了:“官家,继续把临安作为首都臣是不认同的,方疆广于万里,以北则民清而事简,以南则地远而事繁。

临安距离刚攻下来的金国领土太远了,治理跨度太大了,还有金人的归化问题也是一个大大的难度。”

“内相大人言之有理。那为什么反对重回开封府呢?”

“官家,现在大宋海军和海外贸易正在发展中,东京位于内陆,没有港口和通商口岸,以后要操练海军和对外贸易恐怕不便啊!”

“那咱们迁都长安怎么样?”刘禅试探性开口问道。

还没有等诸葛亮回答,有人插话了。

“官家,不可啊!长安是13朝古都,这些朝代虽然有辉煌的时候,可是都城长安被叛军、吐蕃人、黄巢等人多次占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劫后的长安城,早已破烂不堪,百姓也被杀的杀,逃的逃。

缺乏百姓的支持,重新再现长安往日的辉煌可谓是难上加难了。”

刘禅一头雾水的听着,不是,你等朕的相父说完话之后再发表你的意见啊!

“那内相大人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刘禅想如果相父想要迁都长安那就迁都长安吧!

经济什么的,自已再好好发展不就行了(●°u°●)​ 」

如果自已这一代不行,相父现在27岁,自已的孩子刚刚出生,等自已挂的时候来个临安城托孤,拜托相父好好发展不就行了!

看着刘禅真挚的眼神,诸葛亮突然间不知道说些啥,总觉得阿斗刚刚在想一些不好的东西。

“官家,臣亦是如此认为的。”

“甚好,那就……”

嗯?刘禅反应过来。

不是,我还以为相父你想迁都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