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雯小说女编剧全章节阅读-主角为许小雯的小说叫什么女编剧
会非常的快,比起现在咱们手上的另一个剧本《风华江代》,《风华江代》是定制剧本,并且是两季,咱们的进度已经是在前三集了,但是呢,前三集和人物小传还是要磨。”
终于是小说改编剧本了。
小说改编剧本就好写多了,就相当于写剧本的时候,已经有很详细的大纲了,编剧在创作的时候,速度也会成倍数地往上涨,并且剧本的主要构成就是对话,不像是小说,小说需要语言的渲染,对小说作者的文笔也有一定的要求,相比而言这些,剧本的创作就简单多了。
剧本需要大量的对话,通过对话来描写和推动剧情,相比而言,剧本的弊端也就凸显出来了,那就是通过对话去完成一个故事的,起因,过渡,高潮,结尾,升华,就更加要求编剧的文字掌控能力了。
林瑶瑶松了一口气,“小雯姐,幸好是小说改编的,如果又是一个定制文的话,咱们变成八爪鱼又不够用啊,《茅家三姐弟》拖了这么长时间,甲方一定着急要,我刚刚去原著平台阅读了一下,评论原著的读者很少,并且年龄集中在中老年这个阶段,所以咱们这次的观众定位要转变一下。”
她同时在电脑上搜索了原著所在的原平台,原平台算是一个专注现实向的文学平台,读者用户普遍不是很活跃,并且在原平台的广告合作板块上,原平台也标注了,本平台更加专注原创作者,用户稳定并且集中在中老年,广告合作可以在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考虑。
李导已经去蓝途传媒帮忙面试新人了,没有听到李导的建议,她也是有点不习惯,因为李导是工作室里,最年长的,并且从事影视行业经验最丰富的,“瑶瑶说得很对,《茅家三姐弟》上映也是定位在地方台,在午后剧场时间段播出。”
“其实现在看电视的群体还是固定在中老年上,很多的年轻人可能对这个题材的电视剧不太感兴趣,这对于咱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思考模式,同时会给咱们的创作带来好的方面,那就是中老年的心态平和,对电视剧的容忍度会很高,就比如说咱们老一点的剧本,可能中老年的观众不太喜欢。”
“但是中老年的观众大多数是会选择原谅的,并不会换台,年轻人的还是浮躁得多,收视率不稳定,相比而言,《茅家三姐弟》剧情的风格也要年代一点,最好是日常一点,我大概看了一下原著,原著的文风就是很乡土的感觉,晦涩难懂的文学,咱们就把对话提炼一下就好。”
曾伟贤同时也在看原著评论区,“原著的读者留言不是很多,但是读者很多,并且在连载平台已经霸屏推荐首位,连续三周,这样的黄金位置,说明原著的读者很多,但是中老年的手机使用频率很低,视力也开始减退。”
“这些都是弊端,但是咱们影视化之后的《茅家三姐弟》,收视率一定很好,因为咱们的影视化,会炸出很多隐藏的读者,像是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先天优势是高的,自带流量和读者,会帮助咱们渡过最难熬的前三集收视率。”
她此刻是开心的,因为经历过这么多天的磨合,大家对剧本的创作问题,已经了解得很是透彻了,这同时意味着,《茅家三姐弟》不太需要她的讲解,不会死那么多的脑细胞,事实上,现在的所以剧本都是按照这集数再除以人数,大家都是平均的创作集数,工作量也是大差不差的。
并且会把李导和曾伟贤放在最后面,多出来的剧情,就会让这两位“卷王”胜任。
“剧本定位是在,一个一百多户的小村庄,基本上都是姓茅,这里会体现出中国的群居,并且排外的一个特征,父亲茅守宏和母亲夏芙蓉有三个孩子,父亲茅守宏,同中国式大多数家长一样,固执死板,超雄体特征,传承香火的心思很重。”
“夏芙蓉,同是茅家庄的人,作为庄里少数的外姓人,是被本邦姓氏排挤的,夏芙蓉的为了留下来,活下去,选择嫁给茅守宏,原著在这里重点交代了一下,夏芙蓉作为旧时代的女性,无路可走,想要改编,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一种心理状态,并且在和二姐茅扬美进行一个对比,茅扬美是大学生。”
“受过了高等教育的女性,并不会再听从父母的话,选择回老家那个小地方,做一辈子的老师,过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日子,这并不是茅扬美的理想,因为被当地的恶霸欺负,茅扬美从小就想主持正义,所以在第一次报大学的专业失败后。”
“选择继续考研究生,并且成功考上了法律专业研究生,毕业之后,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律师,如此优秀的茅扬美还是被母亲要求,放弃研究生身份,放弃律师理想,回到老家的茅家庄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因为在母亲的认知里,庄口的小学教师每个月都会拿到政府发的工资。”
“比去当什么律师好多了,在那个年代,律师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行业,是普通人一辈子都没有听说过的,母亲一直觉得茅扬美是被人骗了,并且身边的亲戚都说,律师输了官司,是要被抓进去了,是要去坐牢的,在母亲的三次自杀威胁之后,茅扬美决定妥协,回到老家做了两年的乡村教师。”
第五十二章 孝心
孝心绑架。
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是在用浅显到一眼窥尽的认知,阻挡孩子的进步,另一角度,二姐茅扬美也是懦弱的,也是优柔寡断的,终于完成了教育之路,却又回到了大山里,回到了起点。
穷人的孩子更需要顽强的生命力,对于穷人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的希望,很多时候,她就在想,孩子跟着穷人父母并没有吃香喝辣,怎么就欠父母那么多了,事实上,家里多一个,少一个,父母还是会选择一样的工作,吃一样的苦,明白了,就不用愧疚了。
很多时候,环境和话语的力量是巨大的,就算是知道事实如此,说多了,听多了,思想也还是被改变,所以现在的二姐茅扬美需要的就是心智坚定,继续受教育,有自信,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父母道德绑架,越长大越接受父母并不爱自己的事实,所以才要更爱自己,父母不爱,那就自己爱自己,自己再养自己一遍,爱自己,投资自己,是人这一辈子的课题。
曲英杰开始反驳,“是不是二姐茅扬美的成长道路太过曲折了,大多数人的成长轨迹,都没有如此的曲折,第一次选专业就选错了,因为家里没有任何资源,就阴差阳错选择了一个高铁乘务员,在那个时代这算是一个不错的专业,但是很多人就算是只有高中学历也能干这个工作。”
“在那个时代,已经上过大学的人,是少数人了,二姐茅扬美在上万大学之后,再攻读研究生,实在不是这样农村家庭的设定,人都是有懒惰性的,茅扬美在上万研究生后,在母亲的逼迫下在老家当乡村教师,倘若是现实生活中的,茅扬美可能这样就过一辈子了。”
“如此现实的社会,如此现实的设定时代剧本,经历过两年的乡村教师生活,茅扬美很可能已经被磨平了理想,再说了律师在那个时代,都是有钱人的后代选择的行业,就算是茅扬美出去当律师,从小律所的公用助理开始往上爬,再到实习律师,最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律师,有没有案源还是一个问题呢,无权无势的一个女孩子如何成为一名著名的律师。”
从现实角度出发,的确如此。
但是不要忘了这是一个家庭生活加时代剧本,家庭剧本的魅力就在这里了,中国人是最讲,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有血缘关系的三姐弟,就算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大姐茅扬盛婚后涅槃重生,三弟靠生命闯出来的一条创业血路,这两个人对茅扬美的帮助自然是不少,家里的唯一一个大学生,凡是思想上的问题都会依仗茅扬美。
她翻阅着《茅家三姐弟》的新剧本大纲,甲方的更改部分还是很多的,所以原著的文风和部分剧情是可以编改的,但是相当一部分,需要她们填充新剧情,“首先,家庭剧本最重要的就是温馨两字。”
“说白了,就是在不同的时代大背景下,一家人好好生活,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我想说的是,二姐茅扬美在上大学的时候,大姐已经离婚,离婚后的大姐完全可以理解为,重生后的顶级女强人,三弟同时靠着勇敢和不怕死,已经和从老家带来的兄弟们闯出来一条血路。”
“完全进入社会的大姐茅扬盛和三弟茅扬勇自然是知道这个社会,学历很重要,换句话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