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虐文女主她是修无情道的时苒(快穿:虐文女主她是修无情道的时苒)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快穿:虐文女主她是修无情道的时苒)最新章节阅读
论臣妾如何恳求,都不愿答应。所谓的地位、恩宠,不过都是臣妾做小伏低换来的。您喜欢的,到底是臣妾,还是只是一个听话的玩意儿呢?”
越贵妃的眼神狠戾了起来。
她如今,已经彻底没什么可失去的了。
“西狄公主如此羞辱渚儿,臣妾给她一些教训,又怎么了呢?况且,您以为您那贤良淑德的皇后就完全无辜吗?”
“臣妾原本的算计,不过是想让渚儿英雄救美一遭,想让那西狄公主也吃次亏,挽回那日宫宴上渚儿丢的颜面。可臣妾从未想过真让谁出事。如今渚儿成为这般模样,难道没有皇后横插一脚的缘故吗?!”
看着越贵妃这般死性不改的模样,圣上彻底失望了。
“你口口声声皇后狠毒。可皇后今夜刚刚来见过朕,言明即便三皇子面容再也无法恢复,她也愿继续做三皇子的母后,悉心照料。请求正式将三皇子玉牒记到她的名下。”
要知道,之前三皇子虽然是记在了皇后名下,可玉牒之上还未正式更改。
这也是越贵妃这么多年还心存希望的原因。
不计玉牒,便不算真正是皇后的嫡子。
但如今,在三皇子落难的今日,皇后却破天荒再度提起此事。
这让圣上如何不动容。
三皇子面容被毁,从此之后便是连朝堂都是入不得了。
保留一个嫡出的名头,对他而言,最起码能让以后的日子好过那么几分。
皇后可谓是为三皇子考虑得十分周全了。
再听到越贵妃话语中的诋毁,圣上更是失望透顶。
“来人,越贵妃因担忧三皇子伤势,思虑过重,吐血病重,将其带回宫中,好生看顾,不得有误。”
如今,越贵妃不能死,否则便容易让西狄国发现端倪。
但在圣上心中,越贵妃的命,早已经到头了!
第88章 复仇文里女扮男装的驸马爷(三十三)
第88章 复仇文里女扮男装的驸马爷(三十三)
那日猎场之事,最后以和西狄及大邺均有仇怨的西邵部背下了这个黑锅。
当然,圣上为了坐实这件事情的真实性,直接派人捣毁了西邵部在大邺的数个情报据点。
而西狄自然没有异议。
没让这盆脏水泼到西狄头上,他们自然半分意见也不会有。
他们也没怀疑大邺。
毕竟,大邺连损两名皇亲国戚,若真是大邺设局,这代价未免太大。
即便发生了如此意外,圣上也没提前吩咐御驾回上京城,而是让时苒同宋微兰陪着赫连兄妹,在这西郊行宫待足了一旬。
这一旬光景,也让赫连兄妹对待大邺的态度愈发恭敬了起来。
赫连娉婷最初还有的那点子傲气,在同时苒及宋微兰相处的时日里,可以说是一点儿也不剩了。
尤其是时苒。
虽然顾及男女大防以及这位时大人驸马的身份,她不好同其走得太近。
但赫连娉婷对其的仰慕几乎要溢出来了。
武功,诗书,弓马骑射,甚至各国风俗人情,不同商路之上的志怪传说,他全都如数家珍。
而在西狄使团离开大邺的前一夜,兄妹二人秉烛夜谈,最后得出了一个让他们有些不甘的结论。
和大邺的盟约,似乎还要再续上一朝了。
虽说大邺几位皇子他们还尚且没有摸清楚底细,唯一摸清楚的那位三皇子还出局了。
但只看大邺如今的文臣武将,便可看出大邺的实力之强。
最关键的是,以他们这几日对这位时大人的了解,即便他日皇位之上坐上了一位无能的君主。
他也会有办法让其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只做一个天朝上国的吉祥符号,而不是让其影响大邺朝局。
这位时大人,有这个能力,更绝对做得出这等事。
他绝不是那等循规蹈矩的臣子。
西狄使团最后还是以属国的姿态离开了上京城。
他们不敢冒这个险。
如今的西狄,即便经过了修整和发展,但在堪称庞然大物的大邺面前,依旧没有十足的把握。
这一次的试探,更加深了他们这种想法。
西狄使团的安稳离开,也让圣上大喜,各种赏赐如流水一般送进了公主府。
而此时,没人注意,曾经春风得意的三皇子宋秉渚,被封了一个礼王,发配去守皇陵了。
曾经的三皇子,可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如今却一朝被发配皇陵,彻底出局。
越贵妃在年关前,也报了病故。
圣上还算怜爱这位宠妃,临死前给晋封了皇贵妃,将三皇子从皇后名下,彻底改回了越皇贵妃名下。
一时间,民间多少话本,都传颂起来了帝妃二人的情深。
可惜,越皇贵妃红颜薄命,只留了陛下一人。
不知多少闺阁儿女,风流才子,都曾为二人情深一往的故事而感伤。
无人知晓,那位曾经宠冠后宫的越贵妃,最后是活生生被饿死在了自己宫中的。
甚至,虽说死后的丧仪极尽隆重,但不过转月,皇贵妃的父兄便被尽数发落。
都察院亲自督办的此事,数罪并罚,于氏全族皆受牵连。
最后,皇贵妃的父兄被判斩首之刑,家族中其他人则是尽数发配岭南服苦役,终生不得回。
这其中还出了一个小插曲。
汝南侯郑家,也就是时苒这具身体嫡母的母家,张氏全族惨遭横祸的罪魁祸首,也牵扯到了于氏的诸多罪名中。
虽然未曾丢了性命,但圣上还是免去了汝南侯的侯爵之位,更是将郑家在朝为官之人的官职一撸到底。
从此,郑家也不过是这上京城里最普通的一户人家了。
而郑家本就仇家颇多,当年也是靠踩着无数同僚的尸骨爬上了如今的高位。
一朝被贬,想要清算他们的人,可不在少数。
时苒完全不用去特别费心关注郑氏了。
而那位当时被静安大长公主一时冲动定下的于家女,于静好。
竟然成了于家满门唯一保全的人。
静安大长公主见圣上虽然发落了于家,但却格外抬高了皇贵妃的丧仪,便也知道,圣上不愿别人议论他刻薄寡恩。
于是,静安大长公主只好咽下了这口气。
她将于静好接到了大长公主府上,也风风光光办了婚事。
当然,这场婚事并无新郎官。
毕竟,隋羡之到现在也半点儿苏醒的迹象也无。
静安大长公主也只能权当给自己的儿子冲喜,盼望隋羡之能够有苏醒的一日。
这一切都尘埃落定之时,已经到了转年开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