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老书虫良心推荐《七十年代靠学了么系统暴富盛南星》七十年代靠学了么系统暴富盛南星小说精彩免费试读

时间: 2024-02-20 09:07:26  热度: 45℃ 
点击全文阅读

  然后不停地抱怨地里的活多,林晓宁也是同样的想法,要不说是两口子呢,上工如上刑,很显然 他们是没有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品性,不巧的是,盛南星也没有,她是不信那些苦难教育,忆苦思甜是重要,可自己也不想放着好日子不过,去吃苦啊。当然现在是例外,毕竟没有那条件就得认命。

  所以要好好学习,旁人在这上面说再多都没有用,学习是自己的事,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里,自己真的用心学胜过他人无数所谓的说教。

  一家三口加油打气,互相鼓励,盛南星她爹妈也不搞什么虚头巴脑的,接过盛南星递来的食物,又吃了中午剩下的饭,肚子被填的饱饱的,才觉得整个人是真正的活了过来。

  家里没什么新鲜事,分家过后,盛南星不上工,说要等到一个月后开学了,去上学成了盛家人谈论最多的事。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种地自然要摆在第一位,盛家大房的三个儿子一个十七,一个十三,最小的跟盛南星一样大。

  王秀珍虽然觉得上学没啥用处,可读过书,将来也不至于成个睁眼瞎,但三个儿子都大了,现在读书,田里少个劳动力不说,也晚了。

  盛建国倒是很快拍板,看看将来公社和大队里开不开扫盲班,到时候认几个字,会算账,不被人糊弄了就行。王秀珍一听也是这个理。

  盛建军夫妇一合计也动了送儿子正杰去读书的念头,当然认字是表面,更深的考虑是他们希望儿子能够去公社里读书,钥匙读到县城里就更好,那些城里的同学都是人脉啊,说不定将来能把户口转到城里呢,儿子就出息了。

  他们家两个闺女,一个儿子,负担肯定是比老大家轻的,而且儿子本来年纪就小,上不了什么工,这个劳动力可有可无。

  鸡贼的他们决定看老三家的情况,反正迟个两三天不打紧。

  白天去田里干活,孩子的活也不多,而且上午天还没那么热,中午就不行了,太阳直往人脸上照,眼睛睁都睁不开,汗水从额头上流到眼睛里,更难受了,下午日头西斜才好过了一点。

  “哟,老三媳妇,听说老盛家前几天分家了,还是你们两口子先提的,怎么想不开啊”跟林晓宁一起拔杂草的老太太突然开口问道。

  盛南星认识这个老太太,是他们大队里有名的百事通,谁家的事她都知道一点,喜欢聊天,经常跟村里的妇女谈谈村里那些鲜为人知的事,堪称当代八卦传输机,但人挺热心的,经常调解村里人的纠纷矛盾。

  这老太太知道了自家分家了,说明整个大队差不多全知道了,这是来找她妈交换一手消息了。

  林晓宁爱八卦,别人的事谈谈就罢了,关键自家的事说出去多尴尬啊,别以为自己不值得,周边几个老娘们都竖着耳朵偷听,她才不说。

第8章 入学

  林晓宁笑着打岔道,“大妈,您这是不出门,村里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啊,您的消息真灵通…”省略了无数夸夸夸,把赵老太太夸的不知道哪里去,成功转移了话题。

  赵老太太话锋一转,“听说你家南星马上要上学了”分家这茬是揭过了,但怎么又扯到盛南星身上了啊。

  盛南星心想,赵老太太是跟自家没完了吗?村里就这点可谈论的八卦吗?

  赵老太太:我就顺口一提,整什么阴谋论。

  “不是我老婆子说话不好听,你家闺女也大了,现在上学能学个什么名堂,费钱费粮,你们两口子也累,不让她在家里帮帮忙就算了,还去上学?”赵老太太唾沫直飞,发表着她的长篇大论。

  林晓宁见人这么说她闺女,心里气得不行,解释是自家闺女学习上有天赋,不想耽误她。

  赵老太太一脸不信,怀疑林晓宁信口开河,这么多年,没听说她闺女是个神童啊,他夫妻两个看着也不是贼聪明那一挂的。

  话不投机半句多,林晓宁觉得自家闺女一定是个有天赋的,不然系统怎么不找其他人,就找星星呢。

  等着吧,开学了,她会向所有人证明自己闺女的聪明伶俐,天生就是吃学习这碗饭的料子,说不定能得个铁饭碗。

  一个月后,开学季到了,盛建业带着盛南星到镇上报名。这年头家家户户都吃不上饭了,谁乐意在家养一个闲人啊,还不如去上田挣工分养家。

  因此能来上学的,起码家里条件好一点,男娃居多,女孩子就少了。当然也不可能真的读个五年,家里也承受不起,因此都是送个一两年,把常用字认明白了,会写就不来上了,一个学期陆陆续续有人走。

  盛南星比较特殊,从没上过学,一来就要跳级到五年级,这让学校里的老师着实惊讶了不少,这是要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啊。

  有的人倒是认为盛南星家里没钱,想早点学出来,拿个毕业证,但她从没学过,上五年级怎么可能呢,虽然心中学习抓的不紧,可这样糊弄,他们心里还是不舒服的。

  要是随意开了这个口,那不是什么人一来都跳到五年级,其他年级干脆不用开了,小学毕业证得多水啊。

  招生老师找到副校长,赵副校长:“上学我们欢迎,但一来就是五年级,是不行的,这样吧,你把去年四年级的期末试卷拿出来给那个小同志做,只要数学和语文能考到八十分以上就入学”这也算是特殊时期用特殊方法了,话是如此,副校长还是稀罕好苗子的。

  招生老师找到盛南星,提出考试验真伪,盛南星二话不说同意了,盛建业倒是有点担心,他闺女虽然有个学了么系统,可到底学还是要自己学,知识又不可能直接进人脑子。

  盛建业在门口等着,盛南星被招生老师领着进了办公室,学生少,老师也少,有的老师身兼好几个班呢,串着年级讲,翻来覆去那些知识,早就腻歪了,更何况学生年年都少,上课的激情早就消耗没了,只剩下麻木。

  冷不丁看到一个疑似天才苗子,几个老师还是挺兴奋的,就当是乏味生活的一点调剂吧。很痛快地将去年的数学和语文试卷交给了招生老师,搬着凳子团团坐,将盛南星围成了一排。

  盛南星小学的知识一个月内已经复习的差不多了,也就是她有前世记忆,知识都是相通的,不然一个月能记得些什么。

  考试,作为应试教育下的考生早已把这个当做了喝水吃饭一样自然,前世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每日小测更是场场不落,早就锻炼出来了。

  有一颗强大心脏的她根本不怵围在身边监考的老师,这题目对于现在的她来说,简直是信手拈来。

  一个小时过去了,盛南星完成了所有的题目,交给老师判定分数。

  一拿到卷子,老师们就被盛南星的字吸引住了,都说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分项,是给试卷装点门面的,这可不像是小学生能写出来的字啊。

  批改了这么多份试卷,答案老师早已是烂熟于心了,很快就批改完成了,数学满分,语文前面的基础题解答得很好,默写也是一字不差,可以说这孩子记忆力是不错的,计算能力也好,这水平,跳级是妥妥的。

  难不成他们学校真招了个天才,批卷老师问道,“以前是有人教过你吗?”

  盛南星:“我是自学的,刚刚学了一个月”

  没有人教,仅靠自学,能学成这样,简直是天才,只要勤奋自觉,将来有很大可能被推荐,成为工农兵大学的学生的。

  有老师去喊了副校长,副校长又联系了校长,秉持着好苗子不能浪费,成功减免了盛南星未来一年的学费,至于吃饭,可以自带粮食,学校给热一热。

  盛南星成功跳级入学,老师跟看大猩猩似的,把她领进了教室,向学生着重介绍了一下她这位小天才,把她夸的是面红耳赤。

第9章 小升初

  盛南星入学成功后,盛建业就背着筐子去晃荡了,现在镇里物资也缺呢,他们有钱却没有足够的票,也抢不到限量供应的粮食。

  而盛建业等着闺女从空间里兑换的三斤五花肉和二斤精粮,他的目标明确,找那些已经退了休的老大妈,这种人有钱自由,交际面广,但不会乱说话,是交易的好对象。

  稍微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