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鸢沈曜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小说京圈太子爷是我的裙下臣热门小说完整版阅读
了这也是高三的同学们在高考前最后一次大型动员,百日宣誓后学校策略就会逐渐从打鸡血式转变成稳心态式。
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到了最后关头想要再获得大进步大跨越——比如说从普通一本冲刺到211/985水平——难度属实太高。稳住心态不要倒在黎明前的最后一刻或许更为重要。
但这次百日誓师大会的主题还是以勉励同学们努力努力再努力为主,尤其是艺术生和体育生都回归了,之前在外面集训能用电子产品,虽然也辛苦,但心肯定会散一些的,得收回来。
前两天的模考成绩也出来了,年级组索性把这次模考的表彰大会合并到和百日宣誓大会一起。
几乎每个同学手里都捧着一本小册子出席,心无旁骛地参加完整的一场年级大会,在大家心里已经算得上是“堕落”的行为。
林可欣更是连走路都要插空看几眼知识点。她一回到班里后学习的劲头把同学们都吓到了,除了睡觉的时间,恨不得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看书,回到宿舍也是拿着错题本向舍友请教。晚上打着小台灯学到凌晨,早上第一批冲出宿舍楼。
这股劲连姜凝都感慨自愧不如。
林可欣只嫌还不够,要不是身体有承受的极限,人必须要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不然效率会很低,她是想要24小时学满23小时55分钟的。
“唉!要是有《快乐星球》里演的,能让每天睡眠时间缩短到五分钟就足够的神奇面包就好了。”
罗念念瞥她一眼:“那不如《哆啦A梦》里来的直接,记忆面包!”
实在是备战艺考这半年过于辛苦。不少文化生说艺考是个捷径,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文化分考不够花钱买分的方法。可其中苦楚,只有亲历者才能说出一二分来。
这一届艺术生的集训不在粤省内,在鄂省的一个三线城市。那里经济不算发达,但是确实是大师云集。
可集训时宿舍和教室都没有暖风,更没有地暖,同学们凑钱买了几个“小太阳”放在教室四角,老师也不允许他们温度开太高,更不允许学生坐得离“小太阳”太近。教室里全是纸和燃料,一不小心发生火灾可不是小事。
于是他们一群人每次用冰冷彻骨的水洗完画板和画笔,都哆哆嗦嗦地蹲在“小太阳”旁边把手烤暖,然后再回自己的位置继续画。
画画是林可欣自幼喜欢的事情,艺考也是她选择的道路,可集训的那段时间是她最讨厌画画的时间。什么灵气什么画自己想要画的东西全部被搁置,大家所求的就是画出考官们喜欢的画风,离梦中的学校更近一些。
只有上了好的学校,才能向那些名师们学习,才能真正去画自己想要画的。轻重缓急,他们都不是小孩子了,能够分清楚。
熬过艰难的集训后,林可欣自觉在艺考中发挥得不错,所以回来观景中学后不用任何人督促都学得无比认真。九十九步都走完了,这最后一步当然得走好。
不止她,谢静思艺考回来后也是这样的心态。不过她原本的文化课底子比林可欣要好不少,毕竟成绩是一直能留在观景中学重点班的水平,所以回来后很快也捡了起来。
说回百日宣誓。
首先是表彰环节。虽然是高考前最后一次这么大规模的联考了,可表彰仪式过得特别快,老师们和上台领奖的学生都清楚,模考只有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有真正的价值,而后面的浮光都不算什么。还是那句话,只有高考是大考。
姜凝依然横扫总分第一和好几科的单科第一。底下的同学都已经习惯得麻木了。
麻木个鬼!没天理啊!之前是谢愈知在年级里这样恐怖的垄断位置,好不容易把这位学神熬去信息学竞赛了保送了,怎么他女朋友(大家心里已经默认)就接上了这个学神的位置。
姜神甚至比谢神恐怖。谢神的优势学科是数理化,可数理化是有标准答案的,谢神哪怕能有比标准答案更快更便捷的解题思路,老师也倾向于让他们按着标准答案规规矩矩地学。
可姜神最突出的学科是语文和英语。这两科的特点就是有思路还不够,要拼阐释拼怎么写能更贴近得分点。于是老师们恨不得把姜神的答题卡都打印出来,让他们看看人家是怎么答题的。反正她每次的作文都会全级发放,英语早晚读无论走到哪个班都能看到有人在背她的作文。
谢愈知有些吃醋,道:“小姜老师现在是大家的小姜老师了啊。”
学生代表发言环节自然还是姜凝。
她对这项工作已经信手拈来,不用再像之前一样从“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到“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统统打全稿,而是写个思路和关键词在纸上就算了,脑海里会在上台前先过一次大概要讲什么。这样的效果反而比之前还要好。
谢愈知本来没有必要参加这次活动,可知道姜凝有发言环节,他还是来了,甚至坐在了班级的第一排。
他微微抬头,看着拿着话筒的女孩,觉得好像看到了她身旁一圈耀眼的光。他不自觉地走神了,想到两年前这个时候,他在开学典礼上发言,从台下看到她亮晶晶的眼,竟是位置完全调换。
姜凝发言后鞠躬,抬眸时在台上看了谢愈知一眼,下台时也想到了往事。
她想到的是重生前的日子。前世的很多记忆已经淡忘了,可上一世的百日宣誓曾在她梦里反复出现过,所以还记得牢固。那时是谢愈知以联考第一的身份带领大家宣誓,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而她只是站在班级最后排的一个排名倒数的吊车尾学生而已。
感谢命运的转轮。
第267章 高考(上)
教室后面的那块黑板一点一点被沾水的抹布擦掉,同学们央求黄智在擦之前拍几张照留念,然后也不舍得离开,围在一块儿看着熟悉的字迹被逐渐抹去。
就像青春的回忆一样,多么鲜艳多彩多么想铭记终生都好,可迈入成年人的世界后许多珍贵的回忆还是会慢慢褪色。
高三年级不参加板报的评比,现在后黑板上的字画是他们过完年回来后一块儿板书上去的。黄智让每个同学写一句自己喜欢的话,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正中央是他用行书写的“高考大捷”,笔锋凌厉。
乍一看确实有些乱糟糟的,甚至年级主任巡视第一次看到这后黑板时还和黄智说最好换一下,这么乱容易让学生心思浮躁,但黄智却说这是孩子们自己写下来的,是对他们的激励。
确实是激励。
有人在黑板上写古诗,写“誓上青天揽明月,一品蟾宫桂花香”,写“少年心事当拿云,雄鸡一声天下白”,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也有人写"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这样的励志话语,还有些大胆的同学写自己的心上人,“她会在XX大学等你”。
黄智都不管,只是笑着说:“每人只能写一句话哦,写多了有同学就没地方写了。”
而姜凝写的是李大钊先生的一句话,她自上一世第一次读到时就很喜欢,只是上一世并没有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去做事才能有所成,而不能把每日计划变成一日日的空想,把要努力变成一次次宣誓时的流程话语。
幸好,高三这一年她做到了。
而这两天就是检验她高三这一年,或者说重生回来的两年半以来付出了多少的时候!
姜凝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哪怕她已经基本记不清高考的具体题目了,她也一点都不害怕。因为她现在足够相信自己,只要她在场上正常发挥,她就能去到梦寐以求的学校。
6月7日,天气晴,阳光明媚。
教学楼封了当作考场,学生们便在综合楼备考。黄智开考前给每人发了一个锦囊,里面有四个纸条,分别写着“语文、数学、理综、英语”,他叮嘱大家考完一科就打开锦囊里的一个纸条。
八点十分,大家收拾好东西准备去考场。
黄智站在台上看着带了三年的孩子们,老父亲一般絮絮叨叨:“大家再检查一次,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橡皮、黑色签字笔,不要遗漏呀!”
姜凝乖乖低头再翻了一下自己透明笔袋里的东西,确保全部都带齐了。
谢愈知站在他们班门口,送姜凝去考场。他不用参加高考,但是也没有回家,待在学校陪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