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然全集小说完整版大结局_穿越五十年代:从走出小山村开始完结版在线阅读
一块大哥大并不便宜,和一辆国产小轿车是一样的价格,既然有人想要,说明有市场,自然有人不辞辛劳的过来卖。
今年11月下旬,大陆终于也有卖大哥大的了。
第一个买大哥大的人还被登了报纸,周兴然也是看了报纸才发觉时间过得可真快,大哥大都出来了。
前世周兴然并没有用过如此古早的手机,所以对大哥大很感兴趣,翻来覆去的研究。
夏成益:“是不是个新鲜玩意儿?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和你一tຊ个模样。”
“虽然拿着沉、打电话信号也不好、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总之毛病一大堆,可它拿着有面儿呀!”
“生意场上就这点不好,看衣装、看鞋、看包、看车…他们用这些给你划分级别,行头贵的受人尊敬、做生意也方便;穿着破烂的,可能就被拦在门外、被他的小弟嘲笑。”
羊城的治安不比平城,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钱的味道,每天进出上万口来自五湖四海的掘金人。
一开始看行头炫耀的成分多一些,当羊城人足够多时,这成了一种筛选手段,导致恶性循环,个人行装打扮的价值真成了一块敲门砖。
毕竟一个大哥大的入门价格就要两万块,不是一般小商小贩能买的起的。
夏成益伸出三个指头,然后又比划了一个六:“我花了这个数才买下来。”
“三万六?!”
夏成益点头:“我一看到报纸就托人去买了,所以买的价格还算便宜,现在一个难求,卖价已经提到五万一个了。”
周兴然打消了托夏成益给他购买的想法,现在就算买了没有网他也用不了,还是等平城这边自己出了大哥大再说吧。
夏成益此行过来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明天元旦,带上弟妹孩子,再叫上苏厂长一家,咱们好好聚一聚?”
“行。”
88年4月份,顾强军提前毕业,进入了周兴元所在的部队。
因为边境刚被印度侵扰过,而且印度来势汹汹,要不是印度的擅自行动干扰了美苏两国的谈判事宜,中印可能真的就打起来了。
这时候是进军队的最好时机,加入战场的危险已经解除,边境线却需要多加派人手。
顾强军参军后,被周兴元调到边境线驻守积累军功章去了。
印度脑子一热,倒是让周兴然的腰包又鼓了两分。
五四军工厂生产出来的三代坦克99%都流向了国外,更确切一点说是留下了两伊战场。
国内部队偶尔也会订购,受军费影响,买的也不多。
之前军队里的人都以为这次和印度打定了,又是调兵遣将,又是大肆购买武器、给武器更新换代,这笔钱算意外收入。
8月份,两伊战争结束。
9月份,邱慈兴高采烈的来到平城,亲自将坦克的最后一笔分红交给周兴然。
自此,周兴然和邱慈的合作彻底告一段落。
三代坦克即使以后卖出一亿辆,都和周兴然没关系了。
周兴然打开存折看了一眼:“这么多!”
“战争要结束了,下一个买家还不知道在哪里,可不得狠狠赚他们一笔。”
表面上签订了协议,结束了战争,暗地里两方都在担惊受怕,怕对方撕毁协议,趁己方不备偷袭。
要想脱离这种氛围,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慢慢疗愈。
邱慈就是借他们风声鹤唳的心态,两边游走,又卖出了大批武器。
“兴然,合作愉快,期待下次。”
周兴然嘴里应着好,心里却想着没有下次了。
军工企业马上要迎来自己的腾飞,接下来数十年军工都是重中之重,到时候还和军工厂混在一起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对,还是有机会的,周兴然突然想起一个绝妙的时机。
“邱哥,如果有机会再合作你可得多分我一点钱。”
“分分分,这次算我占你的便宜。”邱慈犹豫了一下,“后续坦克的收益你真不要了?”
周兴然要了三代坦克40%的利润,但是只要到两伊战争结束前这段时间。
按照付出比例,给周兴然40%的利润高了,可三代从研制到售卖到战争结束,才两年的时间。
邱慈还分得了8千万的研究经费,如果中都厂没有研究出来z85和Z85-k,邱慈也不会有这8千万。
武器为何要分一代、两代,就是因为它的更新换代有点久,只要研究出来,可以长长久久的收钱。
比如几十年前苏联卖武器给中国,中国又卖往国外,一代武器流传了五六十年,比人的寿命还要长。
给周兴然50%、60%的利润邱慈都不会亏。
“不要了,拿了这么多钱我都怪不好意思的,邱哥现在觉得亏欠,下次不要感到肉痛。”
第453章 建分厂
中秋节当天上午十点钟,小院的大门被人敲响了。
周兴然开门一看,又是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黄厂长,你怎么来了?”
来人是黄三星,他已经升为了副厂长,
黄三星将胳膊艰难的向上抬了抬:“这不过中秋了吗?给周厂长送点节礼。”
黄三星后面还跟着两个助理,他们三人手里大包小包的提满了东西。
周兴然先让三人进了门:“不用这么客气,大老远跑这么一趟,累了吧?渴不渴,赶紧进来喝口水,这些东西我可不要,等下你们提回去。”
两方人开始一番极致拉扯,最后心平气和地坐在桌子上喝茶。
黄三星大老远跑过来肯定不是送礼的,就算真的要给周兴然送礼,让助理跑一趟就行了,他一个副厂长何必跑过来?
黄三星品了两口茶,直入主题:“周厂长,不瞒你说,我这次过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想要拜托你。”
“听说中都厂要在别的地方开分厂,专门生产卡车?”
周兴然点头,确有其事。
中都厂已经扩建完,生产线完整,大本营很坚固,可以建分营了。
“不知道地址选在了哪里?如果还没有确定好地址,我倒是知道一个好地方,嘉元汽车厂附近有一块空间极大的风水宝地。”
周兴然懂了:“黄厂长想让中都厂的分厂离你们近些,还是说想要插手分厂建设,分点利润?”
黄三星尴尬一笑:“是这个意思,我可以保证嘉元汽车厂会全力扶持分厂建设,后续积极宣传,按照上级指示将分厂发扬光大。”
这么直白,和直接开口要钱没什么区别。
黄三星知道他这样做会让人心里不舒服,严重点可能会直接厌恶他、无法进行后续合作。
但黄三星不敢不直接,第一次见到z85和z85-k,就是因为他内心犹豫,错失良机。
黄三星当时非常想买,可两辆车价格都不便宜,买回去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本。
黄三星认为回本的机会很大,做生意哪有不赌的?
但他又想起了他买y1发动机,嘉元汽车厂众人的反应,没几个人支持他,那段时间他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还好,最后他成功了,也获得了成为副厂长的资格。
如果这次没有成功呢?
别看厂长如今如此信重他,一旦他失势,厂长也能立刻翻脸不认人。
副厂长?想都不要想,主任的位置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
黄三星手里的筹码变多了,胆子却变小了。
那时黄三星只带了一批发动机回去,回到厂里立刻跟厂长汇报了这件事。
厂长如此谨慎,黄三星好说歹说终于让他同意了。
黄三星都还没来得及回平城,他就听说了五四军工厂的邱厂长和交通部闹不愉快的事情。
黄三星心里空落落的,他马不停蹄的赶往平城,果然还是晚了一步。
黄三星在平城待了很长时间,他亲眼看着无数工人进入中都厂进行扩建,一台台崭新的机器如流水般抬进了中都厂。
邱慈和交通部的矛盾也被他打听的七七八八,赔偿被隐瞒,他费尽心思,也只打听出一二。
看着邱慈喜不自胜的离开平城,黄三星知道赔偿是个天文数字。
随后,由中都厂生产的卡车被卖往全国各地,不是不想出口,而是供应不过来。
中都厂每卖出一辆车,黄三星的痛苦就要加深一分,这都是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