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霍准裴若兰(魏王好细腰)全文无弹窗阅读-精彩小说魏王好细腰(霍准裴若兰)

时间: 2024-01-30 09:52:52  热度: 34℃ 
点击全文阅读

点了点头随后试探着问道,“姑娘为何非要赁仁义街的宅子?”

  裴若兰沉吟许久,才道,“我曾经生过一个孩子,不过她被逆王府里的人送走了,我想打听到那个孩子的下落。”

  “那您开绣坊是为了……”

  “我想收留一些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就当是为了我自己的孩子积福。”

  玉奴眼中流露出动容,“原来是这样。”顿了顿,她又道,“我一定会陪着姑娘将绣房办好的,我们也会找到小小姐。”

  回到客栈,裴若兰让小二送了些饭菜到房间,两人吃过后便早早睡下。

  次日一早,两人退了房间,雇了辆车,往仁义街而去。

  裴若兰赁下的宅子是个小两进,有三间正房,没有小花园和跨院,东厢做成了厨房,西厢则是客房。

  两人将宅院重新规整一番后,裴若兰住在东间,玉奴则住在西间。

  几天后,牙婆上门,告诉裴若兰有间绣坊的掌柜娘子打算嫁人,不准备做这门生意了,便想将绣坊盘出去,问裴若兰可愿接手。

  裴若兰听了牙婆的形容,当机立断道,“那间绣坊我要了,只是契书上,还得劳婆婆替我跑一趟官府。”

  “这是应该的。”

  牙婆匆匆来,又匆匆去。

  三日后,绣坊的契书便到了裴若兰的手里。

  裴若兰当即带玉奴去了绣坊,大门打开后,裴若兰还未开口,玉奴先叹道,“原掌柜娘子倒是实在,一应东西都齐全,姑娘只需打扫下灰尘,就能重新开门迎客了。”

  裴若兰敏感的察觉到,玉奴对绣坊十分熟悉,试探着道,“你对绣坊似乎很了解?”

  玉奴笑了笑,几分苦涩,几分追忆道,“还未被充为歌伎之前,我曾替我娘管过一段时间的绣坊。”

  裴若兰听玉奴这般说,蓦地想起她以前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你有想过恢复你的本名吗?”

  玉奴摇了摇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叫什么都好。”

  裴若兰见她不在意,便没再多说。

  三日后,在玉奴的操持下,绣坊重新开业。

  裴若兰带着玉奴雇来的婆子去城外的破庙走了一趟,再回来时身边多了两个女童,她冲玉奴道,“她们就交给你了。”

  玉奴瞧着两人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二人抿着小嘴,怯生生的看着玉奴,过了会儿才道,“我叫海棠。”

  “我叫玉芝。”

  “名字很好听。”玉奴笑了笑,“以后你们就跟着我学刺绣,跟着裴姑娘学读书,若是学得好,自然有赏,若是学不好,便只能做一些洒扫的活,你们可愿意?”

  “愿意的。”两人齐声道。

  玉奴点了点头,又道,“既然进了绣坊,就得守我的规矩。学艺先学人,你们刺绣学不好,书读不好,我都会管你们一口饭吃,不会赶你们走,但是你们若是做出什么偷鸡摸狗的事,绣坊可就留不得你们,我丑话说在前头,到时可别哭哭啼啼的怨我恨我。”

  “我们记下了。”

  玉奴看向旁边的婆子,“带她们去洗漱一番,吃点东西。”

  婆子将海棠和玉芝带了下去。

  玉奴走向裴若兰,“姑娘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找小小姐?”

  “我已经让破庙里的乞丐们帮我去查了。”

  玉奴点了点头,“姑娘心中有成算,我就放心了。”

  次日,裴若兰又去了一趟育婴堂,接待她的是育婴堂的管事兰姑。

  兰姑听到裴若兰的来意,面上露出一抹欣喜,“按理来说,这是好事,我应该立刻替孩子们答应下来,但这到底关乎她们一生,我想还是等我看过绣坊的情况再答复您。”

  “这是应该的。”

  话落,裴若兰又跟兰姑详细介绍了下绣坊的情况,和她约定了去绣坊查看的时间,才起身离开。

  次日傍晚,兰姑带着育婴堂的几个管事到了绣坊,她们细细的查看过绣坊的具体情况,不住的点头,冲裴若兰道,“我先替那些孩子们谢过裴姑娘了。”

  裴若兰抿嘴笑了笑,“与您相比,我只是做了一些最简单的事。”

  夜里,兰姑回到育婴堂,将所有的女孩子召集在一起,问她们可愿去绣坊学习刺绣,这样以后不管是嫁人还是自己生活,都有一门谋生的手艺。

  女孩子们面面相觑,最后有四五个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去绣坊学习。

  兰姑连连点头,又冲还在犹豫的几个女孩子道,“你们再想想,若是将来改变主意,也可以来找我。”

  次日,兰姑将愿意学习刺绣的六个女孩子送到了绣坊。

  玉奴带着女孩子们去卧房认门。

  裴若兰看向兰姑,“可否借一步说话?”

  兰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随裴若兰去了一旁的茶水房。

  “裴姑娘有话不妨直说?”两人落座后,兰姑饮了一口茶水,温柔的说道。

  裴若兰抿着唇,犹豫了一会儿,才道,“去年五月之后,育婴堂可有接收到女婴?”

  “有接收过几个,裴姑娘怎么会问起这个?”

第238章 孩子死了

  裴若兰想到那个未曾谋面的孩子,心中泛起阵阵伤感的涟漪,冲兰姑道,“实不相瞒,去年五月我曾在仁义街弄丢了自己的孩子。”

  兰姑听裴若兰这么说,总算知道她为什么会免费教那些女孩子学刺绣,想必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积福。

  她回忆了下那段时间接收的女婴,问裴若兰,“不知你的孩子是几月生的?”

  “正是五月。”

  “五月出生,又在仁义街附近,有两个女婴符合条件。”兰姑斟酌的说道。

  裴若兰眸光一亮,“我能去看看她们吗?”

  “你应该只能见到一个。”

  裴若兰心中一慌,皱起眉头,“为什么我只能见到一个?”

  “裴姑娘既然生产过,就应该知道,女子怀胎不易,将孩子养大更是不易,那个孩子没福气,我将她捡回来不到一个月,她就发了一场高烧,不治而亡。”

  裴若兰的脸色有些难看,“能不能行个方便,我今晚就想看看她们。”

  兰姑能将满腔心血都用在经营育婴堂上,自然是心善之人,见裴若兰面露哀求,她无声的叹了口气,“那你就跟我走一趟罢。”

  裴若兰和玉奴交代了一声,才跟着兰姑离开绣坊。

  半个时辰后,马车在育婴堂外停下,兰姑引着裴若兰下了马车。

  两人进了育婴堂后,兰姑轻声道,“我现在带你去看春草,她当时是在仁义街后巷被捡到的,现在长得很好。”

  裴若兰眼中浮起一抹期待,又有些忐忑,她很怕春草不是那个孩子。

  兰姑带着她在西边最末一间房外停下,抬起手叩了几下门。

  不一会儿,门从里面打开,露出一张清秀的脸,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她有些疲惫的看着兰姑,“这么晚了,您怎么过来了?”

  兰姑不答反问,“孩子们都睡了吗?”

  女子道,“都已经睡着了。”

  “这几日一直降温,我想看看他们的被褥是否需要加厚。”

  “那您进去看罢,刚好我想去上茅房。”说罢,她朝外走去。

  “裴姑娘请。”女子走后,兰姑转向裴若兰客气的说道。

  裴若兰往里走去,借着昏暗的灯光她看到房间里摆了两张床,每张床上睡了三个小女孩是,两张床中间摆着三张婴儿床,她一一看过去,最后将目光落在最里头的婴儿床上。

  “那就是春草。”兰姑走到裴若兰正在看的婴儿床旁边,将孩子抱起来交给她。

  裴若兰接过孩子,细细打量她的眉眼,见她跟自己和霍准没有一丝相似,心情有些复杂。

  兰姑道,“裴姑娘还记不记得你的孩子身上有没有什么胎记?”

  裴若兰摇了摇头,将孩子放回到摇篮中,试探着问道,“你之前说另一个孩子不在世了,那有没有她的遗物?”

  兰姑叹了口气,“我当时想着,这孩子的命虽然不好,但到底来这世上一遭,总不能什么都不留下,便将她身上的襁褓割了半块收藏起来。也想着,若是她的父母找来,能给她们一个交代。”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