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宜明锐(许知宜明锐)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许知宜明锐全文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许知宜明锐)
我怎么听说,你爸高二就不当班主任了。
说实在的,我们就是冲着你爸去的,他一不当班主任,这……
小许,要是方便的话,你等他好点了,帮我透问一下。
我不好直接问他。”
许知宜略思两秒,“行,余大夫,有合适的机会我问他。”
明锐看她俩说完了,接过话,“余大夫,有件事想……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
进来一个实习医生打断了明锐的话。
余大夫:“什么事?”
实习医生走过来,递给她一套文件,“余主任,开会时间快到了,各地中西医交流专家已入会场,这是会议资料。”
余大夫接过资料,扫了一眼,恍然道:“哦,对,早上有会,我差点忘了。”
明锐不好再说下去,扶着许知宜起身,两人离开诊室,去了许诚的病房。
昨天许家的人还不知道许诚住院了,过了一晚,这个消息传遍许家,一大早,大家都陆续过来看他。
许知宜和明锐过来时,刚走了一批。
现在,病房里除了许知安和李子娟外,还有苏建国和许伟。
小两口许久没见过他俩,一看他俩的脸,和许知安的脸一样,都晒得黑不溜秋的。
不过,气色看着还行。
苏建国和许伟对小两口格外热情,相互打完招呼后,很识趣地走了。
病房是人太多,他俩再留下,确实不合适。
许知安去送他俩。
出了病房门,许知安对他俩说:
“二姑父,小叔,我要在医院照顾我爸,这些天就辛苦你们盯工地了,我再强调一点,工地安全是重中之重,一点都不能放松。”
苏建国拍拍他的tຊ肩,“小安,你就放心吧,我和你小叔又不是第一天干这活,工地就交给我们,你安心照顾你爸吧。”
自从周兰把城北观云墓地的活交给许知安后,苏建国和许伟一直跟着他干。
既指导他又给他当帮手。
这个工程对他俩的意义非凡,只要顺利交工,他俩就能脱困。
对这个工程,他俩比许知安还看得重,比他还操心和小心。
经历了人生低谷,尝尽各色人的冷眼,本以为这次跌倒后,再也站不地来,余生只剩被人看笑话,夹着尾巴做人了。
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人愿意拉他们一把,他们心存感激,定当尽心尽力。
自接这个工程以来,他俩几乎吃住都在工地,唯恐会出意外,尤其安全事故。
一旦有伤及生命的安全事故,这活就算白干了。
眼瞅再有一个月就交工了,这个节骨眼上,他俩比谁都小心。
只要工程顺利交付甲方验收,工程款的支付一点问题都没有。
四周公司不可能拖欠许知安的工程款。
拿到这笔工程款后,苏建国用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钱,先把银行贷款本息还上,这样一来,许伟的房子就保住了。
之后,许知安还负责墓地的销售工作,他俩继续跟着许知安干。
只要墓地销售的好,他俩的提成少不了。
苏建国算了,照这样下去,两年之内,他应该就能还清所有债务。
两年后,他儿子苏映礼研究生毕业,一还清债务,他的失信名单就能删除。
这样,就不会因他,影响儿子的前途了。
也不会再落他的埋怨。
等拿到第一笔工程款,丫头苏映雪不用再给他俩寄生活费了,她赚得钱,自己全花去。
如此,不会再脱累她。
也不用再看她的脸色了。
直到出了这事,苏建国才发觉他这两个孩子的自私。
懂事和厚道上来说,他这两个孩子真不如许诚的两个孩子。
尽管他不愿承认,可事实就摆在那,他不得不承认。
尤其苏映雪,她的脾气实在臭得不行。
就这两三个月,他和许艳手头实在转不开,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没有,不得已向苏映雪开了口。
结果,每次,她都骂骂咧咧的,非得把他俩数落够了,才转钱。
他俩看到那钱,心酸不已。
以前,他俩给她转生活费,买车时,可没给过她一点脸色看。
现在倒好,他俩做父母的,一落难,还得看自己丫头的脸色。
果然,永远都只有心疼子女的父母,没有心疼父母的子女。
似乎,自上而下的爱都是理所当然,自下而上的爱就一言难尽了。
经过这一遭,他突然想明白了,等还完债,他要攒钱,给他和许艳防老。
不能把钱都给儿女。
穷父母连儿女都欺负。
许知安把苏建国和许诚送到电梯口,就回到病房。
进去时,许知宜和明锐正问许诚晕倒的事。
许知安也想知道,一直没机会问,赶紧凑过去一起听。
第167章谁家没个娃
昨晚,说许知宜剖腹产的事时,明怀远就把许诚晕倒的事告诉明锐了。
据明怀远调查,调查组的人在询问许诚时,没做什么过分的事,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就正常询问做笔录,谁知他就晕倒了。
这可把两个调查人员吓坏了。
第一时间打了120,全程跟进,唯恐许诚出点事,他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开玩笑,这事搞不好会掉饭碗的。
就算勉强保住饭碗,也会影响以后的升迁。
明怀远找的人说,有做笔录的同步录音录像。
这录相,明怀远看了。
录像显示,许诚晕倒前后,调查人员确实没有任何异常举动。
那人还说,这些人都知道许诚是明家的亲家,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冲着明家,他们也犯不着刁难他。
更何况,他还是卫城中学的名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谁家会没个娃,想和他套点近乎还来不及呢。
这就是一件小之又小的常规举报案,就算被举报人是明家媳妇,身份敏感,他们也不会特殊对待,只想依法依规履行完自己的职责。
没人想节外生枝。
道理上讲,也没毛病。
这么说来,许诚晕倒,纯属意外。
当然,属实不属实,还得问问他本人。
果然,许诚也说,这事和调查人员没任何关系,是个意外。
但其实也不是意外,这其中的原由,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真和他当不当班主任有关。
许诚当上副校长后,行政事务增多,又带班又管教学,确实有点忙不过来。
按照规定,副校长一周带一个班的课,卫城中学惯例,副校长不带班主任,专注行政管理工作。
正好,许诚刚带完高一,高二分科的话,班级会重组,他打算不再当班主任。
一是上了年纪,精力确实跟不上,一旦高二连着带,就得一口气带到高三。
他感觉身体坚持不了那么久。
二来,他想在自己任职期间,培养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
学校要往前发展,必须老中青合理搭配,重点培养中坚骨干力量,带动新教师迅速成长。
老教师该下的时候就下,一代接一代,不出现断层才好。
他老带第一层次班,优秀的年轻教师哪有机会成为名师?
不给他们机会,会挫伤他们教学的积极性。
他老早就提过让年轻人接他位置的事,都被领导给否了。
为此,还挨了顿批,说他就是想图清闲,想撂挑子不干,不可能。
之前是苦于无权介入,现在他主管教学,就想把这事做成。
正好,这一届年轻教师中,他看上了一个很有能力的年轻教师。
是个教物理的教师,带过两届高三学生。
有精力,有热情,有能力,讲方法,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接他的位置再合适不过。
他想重点培养他。
谁知,他一提这事,学校行政领导一致反对。
说他是学校的一个招牌,这一届高三成绩本就不太理想,给今年中考招生增加了很大难度。
要是他再不带班主任,会引起现有高一(20)班学生和家长的不安和反对。
搞不好,他们会集体到教育局反映,这样会对卫城中学产生不良的影响。
许诚早料到,这件事不容易,提一次不可能就成功。
得循序渐进。
不曾想,第二天就有人走漏了消息。
每个班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