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小说免费阅读-视频通古完整版全文大结局
不过这种预感来的快,去的也快,他摸不清头脑,只好放在了脑后。
唐朝。
李世民听了之后,心里一咯噔。
如果没记错的话,神女在隋朝也投放了天幕。
他好像经常看见隋文帝杨坚在评论区下面转悠,讨论各种问题。
这次神女在天幕之上,竟然直接提到了耶耶的名字,那杨坚岂不是知道唐朝是他们李家建立的?
那到时候,他还有机会出生吗?
李世民:Σ( ° △ °|||)︴
不行不行,他得想想办法!
…
【要说我们的天策上将,就是只顾着平定天下了,刀山火海,到处都想闯一闯。
所以说这段时间李世民那叫一个忙啊,简直像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一样,撒手就没。
只能说那个时候隋炀帝败家败的太快,隋朝经过短暂的统一之后,再次陷入了混乱,到处都是战乱,入目所及皆是民不聊生。
再加上此时此刻,其他民族也虎视眈眈,比如说东突厥、吐谷浑……
李世民可没有时间和后宫那群人的亲们打交道
一群人弯弯绕绕的几句话,能有八百个心眼子,还不如去外面打仗,或者多干一碗饭都行啊!
所以他全都给拒绝了。】
唐朝。
“咳咳。”李世民的脸色有些红,当初他还真的是这么想的,觉得那些人太过麻烦,有话就直说好了,偏偏讲个话都要弯弯绕绕,让人一边听,还要一遍猜。
难不成多说一句话,他还会当场拔刀不成?

简直浪费时间!
有这些时间,他都打仗回来了,干嘛听那些人扯皮?
不过,李世民也知道那个时候自己没有处理好,所以他还是非常感谢自己皇后的,也是因为皇后在后面照顾大后方。
他才能够没有后顾之忧。
李世民再次握紧了皇后的手。
“观音婢,二哥不能没有你啊!”
长孙皇后:“……”
皇后的脸红了。
…
【这样一来,这群人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大,整个后宫的那些亲属们,几乎都被秦府得罪了一遍。
估计连秦府的狗,那群人都想要揍上一顿。
然而太子李建成就不同了,经常和后宫嫔妃们来往,可谓长袖善舞,人缘那叫一个好。
就连著名的大唐魏喷子魏征,一开始都是在太子的手下做事。
当然,太子也视秦王为眼中钉,毕竟李世民那可是文韬武略样样皆佳,他自然恨不得除之后快。
所以太子像被隋炀帝杨广附身,每天积极的告状,经常地在高祖面前谗言,想要陷害李世民。
眼看着丈夫就要被陷害,而且还和高祖逐渐疏远,长孙皇后怎么可能坐得住,于是这个时候她闪亮登场了。
长孙皇后一直在为丈夫游走,缓和矛盾,而且经常出入皇宫,不仅孝顺高祖李渊,而且经常和那些嫔妃们交往,弥补这些人与自己丈夫的间隙,为丈夫提供助力。
也是因为她的这些动作,才为李世民后来绝地反击,打下了基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后来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也是对丈夫不离不弃,一直跟在李世民身后,从容安慰那些士兵,为丈夫带来了良好的声誉。】
第242章 劝谏魏征
“确实,神女说的非常对,长孙皇后可善良嘞。”大唐军营里面,一位士兵也对着天幕感慨道。
他甚至把周围的那些士兵也拉过来,抬手指着皇宫所在的方向,语气非常激动。
“上次皇后看到俺穿着薄薄的衣衫,还问咱冷不冷呢。俺以为皇后只是问一句话就结束了,没想到过几天,朝廷竟然下发了温暖的衣服。”
“上次咱们发衣服,竟然是长孙皇后提议的吗?”
“小李,你怎么不早说?早知道俺就多夸皇后几句了,起码也要让更多家伙知道,皇后为我们做过什么吧?”
小李还没有反应过来,他的周围就被一群又一群士兵围住。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但无一例外,都表达了对长孙皇后的感激。
而被围在这中间的小李挠了挠脑袋瓜,有些疑惑:“我之前没有说过吗?”
“你什么时候说过了?”其他人都对他怒目而视。
…
秦朝。
嬴政一直在沉思。
现在他有一个想法,神女盘点的那些太后和皇后们,似乎都特别厉害的样子。
如果他为扶苏也配上一位能力比较强的皇后,之后会不会轻松很多?
大秦总不会像神女预言的那样,二世而亡了吧?
至于外戚干政,嬴政根本都没有考虑这个。
到时候谁强,谁就掌权呗。
扶苏能力不行,就让别人掌权,只要这天下还是大秦的天下,又有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嬴政把目光投向太子离去的方向,觉得这个方法可以从长计议。
那吕雉,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
他能感觉到,关于这些传奇皇后的盘点,有关于吕雉的事迹,神女花费的时间最长。
而且吕雉在未来的那些所作所为,也确实让人惊叹。
怎么他就没有生出来这么一个儿子呢?
嬴政觉得有些纳闷,他们秦国延续这么多代,大多秦王都是雄韬武略,到了自己这里更是一扫六国,统一天下,怎么就在自己之后这一代出现了差错?
所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隋朝。
杨坚听了更加心动了,这简直就是他心中梦想的儿媳妇!
能够有这样厉害的儿媳妇辅佐,他估计得笑醒!
至于这个相中的儿媳妇有可能还没有出生,甚至还是未来那个唐太宗的皇后。
不好意思,他记得不太清晰了,神女盘点的这位,不应该是隋朝的皇后吗?
只要锄头挖的好,没有挖不倒的墙角!
隋文帝已经捏着拳头,跃跃欲试了。
旁边的独孤皇后瞥了他一眼,心想那罗延该不会有什么奇怪的想法了吧?
历时空的李世民又打了个寒颤,他总觉得有人在背后惦记自己,却不明白这个感觉是哪里而来。
“二哥,我让宫人给你拿件外衣过来。”长孙皇后敏锐的察觉到了李世民这边的情况,对着身旁的宫女耳语了两句。
“奇怪,天气有这么凉吗?”长孙皇后吩咐完之后,也奇怪的伸出了手。
李世民:“……”
其实确实不冷,就是总感觉有人在背后惦记着自己的东西。
要是被他知道这人是谁,一定得狠狠地让人揍回去!
…
【其实我们在九年义务教育,以及高中学习历史的时候,应该都学过唐朝这段历史。
提到李世民的时候,自然少不了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而这句话是魏征提出来的,他擅长劝谏,而且言辞还非常犀利,大多数次都能把李世民气得半死。
其实有些时候李世民是真的想要把魏征处置的,但是每次都被长孙皇后劝住了。
长孙皇后和隋朝的独孤皇后一样,学识丰富,而且通读历史,闲暇的时候经常会翻阅书籍,手不释卷。
她面对生气下朝的李世民,还经常会用引用古语来劝诫,稳住丈夫的情绪。
就比如说魏征就经常把李世民气的半死的时候,李世民曾经称呼魏征为村夫,乡巴佬,甚至还生气的大吼,称早晚有一天会把魏征解决了。
但是长孙皇后听到之后,先是安抚他的情绪,第二天却穿着正规的朝服,非常正式的来到了丈夫的面前,开口就是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唐太宗李世民一听,那彻底懵了,他都被气的半死了,怎么还恭喜贺喜呢?
然而长孙皇后却这么回答,当然是恭喜陛下能拥有这么一位直言劝谏的臣子。
直言劝谏本来就冒着风险,魏征正是知道陛下是可信任的明君,才会一直冒着风险谏言,有这样好的臣子,难道不应该恭喜陛下吗?
也是因此,长孙皇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