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朱由检(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周皇后朱由检热门小说最新章节阅读
“快!动作都快点,把持好各处要道。”
一队队持枪挎刀的将士,在各级将校的统率下,分别前往天津卫城的内城和外城,严守各处的要道。
“铛……”
“传天津将军令,清街!敢有违令者,以叛逆论处,就地格杀!”
一名名手持铜锣,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将士,神情冷然的沉声喝道。
此刻的天津卫城上下,形成一片恐慌的态势。
谁都不清楚,这好端端的,为何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那些来头不小的群体,在自家小厮的禀明下,都知晓天津卫城闹出的动静,直觉告诉他们,天津要出大事了!
“哒哒哒……”
一道道急促的马蹄声,在天津卫城各处响起。
统兵赶赴梅家的李明忠,骑马而定,看着眼前正门紧闭的梅宅,神情冷然,身边的副将,不时向李明忠禀明情况。
针对这次查抄梅家,缉拿以梅应武为首的死硬派,李明忠做了很多筹谋部署。
包括跟梅家相交,走的很近的死硬派,都被他派兵为了府邸。
其麾下统率的兵丁,想赶赴天津三卫各处,攻破这些死硬派的田庄,那或许是较难的事情。
但是拿下在卫城内的一应宅邸,断然是没任何问题的。
“真是一帮找死的家伙,敢在背地里折腾这么多事情,阻挠圣意。”
看着眼前的梅宅,李明忠冷笑道,“还敢大张旗鼓的住在卫城内。
真当老子是空气啊,来人啊,给本将攻破梅宅!擒拿要犯!!”
“喏!!!”
在一众应喝声下,由李明忠麾下将校,所统率的将士,便在呵斥声下,开始对梅宅展开攻势。

而扼守梅宅宅墙的一众家丁,瞧见眼前这阵仗后,一个个全都严阵以待起来,不少都直接操起强弓,怒射起来。
只可惜,赴任天津的李明忠,并非孤身一人前来,其麾下有朱由检配属的将校团,亦有不少的精锐之士。
“轰轰轰……”
一阵响彻云霄的爆炸声,在梅宅骤响,这惊天巨响,在临近的街道响起,属实是吓坏了不少人。
“壮哉,天津将军!”
在倪家正堂的陈延生,当听到递减的爆炸声,拍案而起,在赵兴忠、倪国忠难以置信的注视下,朗声道。
“倪国忠,本州既然做到这一步,就绝不会退让半步。”
陈延生一甩袍袖,冷冷的看向倪国忠,沉声道,“要么跟着本州为陛下尽忠,要么族灭!
本州来天津,耽搁的时间,足够长了。
现在本州已没有心情,和你心平气和的讲了,一旦天子生怒,那后果你自己想吧!”
被陈延生的气势所震慑,优柔寡断的倪国忠,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起来。
“这个陈延生,好的不学,偏要学这激进的手段。”
朱由检看着手里的奏疏,笑道,“不过这样也好,铲除以梅家为首的死硬派,拉拢分化赵家和倪家,足以震慑天津当局。
这样看来的话,之后能否叫天津直隶州,成为既定事实,叫划拨的诸县,实际控辖起来,便要看陈延生的手段和城府了。”
在旁服侍的韩赞周,将自家皇爷这般高兴,这心里不由得生疑。
那天津知州陈延生,究竟是做了什么?
想起近几日的朝局,包括京城的变动,韩赞周就觉得阵阵后怕,自家皇爷的态度太强硬了。
“韩赞周,锦衣卫在西市那边,搞的公审大会,进展的怎样了?”
朱由检放下手里的奏疏,剑眉倒张道,“朝中的某些大臣,想要体面,那朕就都给他们。
“让那些被抓的贪官污吏,得一份大大的体面。”
“回皇爷…据锦衣卫通禀来报,被公审的那帮贪官污吏多数都招供了。”韩赞周欠身说道。
“且新供出的那些人中,有部分是朝中大臣,田指挥使…有些拿不……”
“有什么好犹豫的!”
朱由检皱眉道,“涉案的一应官吏,都给朕抓起来,当初朕就说过,敢把手伸进京通二仓的,不管是谁,皆不轻饶!”
“皇爷……还有,以韩元辅为首的不少大臣,都齐聚在乾清门这边,请求觐见。”
韩赞周眉宇间生出犹豫,开口道。
“朕的旨意,你难道没听清吗?”
见韩赞周这般,朱由检那冷厉的眼神,射向韩赞周,冷冷道。
“奴婢有罪!”
韩赞周心里一颤,忙跪倒在地上,说道,“奴婢这就去传达皇爷口谕!”
第320章身心疲惫的内阁首辅
“元辅,陛下不召见我等,这可如何是好啊?
“那锦衣卫怎能在西市那边,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啊。”
“就是啊,这可如何是好啊,即便是审查京通二仓贪污案,也不能用这样的方式!”
“这对国朝的威仪,是多大的打击啊。”
彼时的乾清门外,聚集着不少的有司大臣。
他们或神情焦急,或神情激亢,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议论着当前发生的事情。
谁都没有想到,内阁群辅成基命,不过是向天子进谏,不要无休止的扩编军队,竟惹来这么多的事情。
前脚有不少朝臣,为成基命请愿,以逼迫天子能收回成命,后脚锦衣卫就闹出了所谓的公审大会。
这使得朝中的文官群体,不少大臣都傻眼了,谁都没有想到锦衣卫会闹这么一出。
“唉…”站在队列前的韩爌,神情凝重,眉宇间生出忧色,轻叹一声。
现在朝局所闹的动静,已然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没有想到成基命会背着自己,带着不少规谏奏疏,去乾清宫觐见天子,还行规谏之事。
他没有想到,天子态度会这般强硬,竟当场罢免了成基命,甚至还给成基命那样的定调。
他没有想到,锦衣卫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闹得京通二仓贪污案满城风雨!
现在的韩爌,可谓是身心疲惫。
天子的改变太大了,以至于他都生出一种错觉,先前的天子,是伪装的太好了吗?
“沙沙……”
神情疲惫的李邦华,快步朝乾清门方向走去。
那布满血丝的眼眸,瞧见聚在乾清门外的人群,不由得减缓了脚步。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离京期间,朝堂上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
带着种种疑惑的李邦华,来到了乾清门这边。
对突然回京的李邦华,人群中瞧见的不少大臣,都露出各异的神情。
“臣…李邦华,回京述职,求见陛下!”迎着不少目光的注视,李邦华理了理所穿沾着尘土的官袍,冲着乾清宫方向,拱手作揖道。
在此值守的上直亲卫军,哪里敢有大意,当即就有人,朝乾清宫方向跑去禀报。
跟朝中相聚的这帮大臣不同,李邦华可是天子所定钦差。
现在人家回京了,还是这副模样,那肯定是出大事了。
“孟暗,可是所查通敌一案,有所定论了?”
韩爌走上前,看着神情疲惫的李邦华,关切道,“你这是……”
“元辅,通敌一案是有定论了。”
看着韩爌身后的那些朝臣,李邦华眉头紧皱,说道,“但是定论却还没有。
某此次归京,就是向陛下禀明情况,一应事宜,还需天子决断才行。”
听到这话的韩爌,包括那些个大臣,一个个都露出各异的神情。
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宣府镇和太原府那边,又闹出什么事情来了?
不对啊,这事情肯定是不简单啊!
“李枢辅,天子口谕,召你觐见。”
就在一些大臣,想走上前询问李邦华之际,从乾清宫那边,跑来一名宦官,也不管其他人,直径朝李邦华走来,说道。
“臣…谨遵上谕!”
心忧山西局势的李邦华,没有任何的迟疑,便拱手作揖道.
随后便跟着那名传达口谕的宦官,快步朝乾清宫方向走去。
“这是要出大事了啊!”
看着李邦华的背影,站在原地的韩爌,神情有些恍惚,心里暗暗说道,“莫不是山西那边,又发现什么新的情况了?”
“臣…李邦华,拜见陛下!”
走进东暖阁的李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