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省道卖盒饭,极品亲戚全完蛋)全文免费大结局,姜甜免费在线阅读
是姜乐平截胡,小弟娶了这么贤惠能干的媳妇,再生个像田田这么聪慧的闺女,一家人这小日子该多美呀。
听说田田的弟弟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回回都是全校第一,姐妹俩更生气了。
姜诚本来也应该是他们家的孩子!
要是小弟能有这样一双儿女,说句不好听的,哪怕真的战死沙场了,也算是后继有人……都怨姜家!
你说你是真心喜欢胡琼芳?那行呀,娶回去你倒是好好珍惜她呀。
姜家老大倒好,把胡琼芳骗回去,给他们家当牛做马,进门就要赡养老人、伺候小叔子,姜家老大倒好,自己拍拍屁股出去挣钱了。
何家姐妹都是这个年代的职场女性,她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每一个能干的女人背后,都藏着一群烂糟糟拖后腿的家人。
厂里多少女孩子,没结婚之前,那都是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
等到结了婚,遇到拖后腿的婆家人,加班的时候不让你加班,让你回家做饭带孩子,升职加薪的时候,倒是埋怨单位不照顾女同志。
不是,大家都在单位熬夜加班赶工期的时候,你跑回家带孩子、给老人洗衣服做饭去了,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前程,还指望单位能破格提拔你?
就是领导家的孩子都没这待遇呢,你算哪根葱?
别看何家俩姐妹在单位都发展的不错,背后流了多少泪、吃了多少苦,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尤其自家小弟还是英勇救人牺牲的烈士,她们在单位就更不能给小弟的形象抹黑了,最苦最累的活儿抢着上,半点都不比男人差。
当然,这也和两家老人的支持分不开。
何爱萍跟丈夫支援边疆,因为那边条件艰苦,她的孩子至今还留在爷爷奶奶身边上学,这次回来都没来得及去看孩子,因为只请了几天假。
何爱晴跟丈夫去援建新厂,更是忙得恨不得直接睡在办公室,俩人的孩子也是一直留在老家,让父母帮忙带着,直到前几年,厂子里分了房子,子弟小学也建起来了,才把孩子接到身边来。
因为她们自己吃过苦,所以更能理解胡琼芳这些年的不容易。
也深深的替她不值得。
她以为自己背叛家庭,换来的是爱情?
却没想过,可能姜家老大,从一开始就看中了她贤惠听话的性子,想把人骗回家给他全家当保姆呢。

想想看,如果当年胡琼芳没有和姜家老大私奔,而是听家里的安排,老老实实相亲,不管怎样,以胡家二老对这个幺女的疼爱,起码会给女儿找个门当户对、公婆也靠得住的人家吧?
很多女孩子,结婚之前,都天真地以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
只有结了婚才知道,一个不靠谱还拼命拖你后腿的婆家,还有一个不敢在爸妈面前护着你的软弱丈夫,到底会给一个女人带来怎样的噩梦。
想到这里,俩姐妹对视一眼,悚然一惊。
她们俩姐妹生的都是儿子,因为工作太忙,也没时间再要二胎,这么一想,田田居然是她们老何家唯一的女孩?
可不能让自家的白菜,被外面不知道哪里跑来的野猪给拱了!
临走的时候,姐妹俩都把自己单位的电话号码和地址抄给了姜甜。
让她遇到事情了就给她们打电话,或者写信也成。
姐妹俩都没见过胡琼芳,但一想到这是个恋爱脑,两个姑姑就头疼不已。
下定决心,回去无论多忙,也要挤出时间经常和侄女通信。
同一时刻,另一个人,也在给自己的“笔友”写信……
第107章 新店开张啦
姜ᴊsɢ乐生已经连续半个月没有收到童晓燕的信了。
这不正常!
以前就算自己不主动写信,童晓燕每个礼拜也至少会给自己写一封信,有时候还会连着收到两封、三封。
不过,他玩了个心眼,每次收到信,都特意拆开,再在里面套一个信封,上面写上自己另一个初中男同学的名字。
同学问起来,他就苦笑着解释说,这个男生是他好兄弟,正在和二中一个女生处对象,早恋嘛,不管是家里还是学校,都不会赞成的,只能由他充当中间人,给俩人鸿雁传书。
这个谎言实在是太高明了,因为信件不是自己的,哪怕关系最好的室友,也不好意思抢过来看。
姜乐生需要做的,就是每次收到信之后,到那个男生的班里找他说两句话。
别人都以为他在给同学充当信使,童晓燕半个月没来信,寝室的室友们表现的比当事人还捉急。
好几次都在熄灯后偷偷找姜乐生打听,他那个同学和二中的女生,不会是吹了吧?
很有可能啊~
二中虽然是著名的“学渣集中营”,但,换个角度想想看,就是因为学习不好,所以才会把精力放在别的地方呀,比如说早恋什么的,对吧?
所以,姜同学,你那个好兄弟,不会被绿了吧?
姜乐生顿时黑了脸。
哪有什么“好兄弟”?
“好兄弟”就是他自己好吗?
虽然他已经决定,等考上大学就和童晓燕把事情说清楚,他们之间只是最纯洁的笔友关系,让她不要多想。
可问题是他现在还没考上大学……
如果考不上大学,那就只能继续吊着童晓燕那边了,不然以后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怎么办?
大哥去了之后,大嫂就跟变了个人一样,听说和娘家哥哥在省道边上卖盒饭,赚了不少钱,却一分钱都不肯再给他。果然大哥没了,大嫂也指望不上了。
这么一想,童晓燕那边暂时还不能放手。
姜乐生有些烦躁地展开信纸,脸上写满了不耐烦,笔下却一派和煦,温和地问童晓燕是不是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还是家里遇到什么事情了……
接到这封信的时候,童晓燕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做粢米饭团的技术,粽子也包得像模像样了。
而且,诡异的是,以前爸妈什么活都不让她干,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学习,她却经常开小差。
可现在,每个礼拜唯一休息的一天,她爸却只给她半天的时间写作业,上个礼拜天,饭团店生意特别火,她从早上七点钟一直忙到晚上天黑,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晚上趴在桌上赶作业的时候,居然连开小差都忘了。
奋笔疾书,从八点钟一直写作业写到十一点半,中间居然连姜乐生都没想过。
礼拜一上午大课间,拿到姜乐生寄给她的信,童晓燕还恍惚了片刻。
她好像,已经好几天没想起来姜同学了。
找了个无人的角落,打开信封,信里还是熟悉的画风,姜同学果然还是和以前一样关心着她。
童晓燕心里甜滋滋的,想到这段时间家里发生的变故,还有她爸一定要逼着她去学手艺的事情,心里又是一阵阵委屈。
这天中午,童晓燕给姜乐生回了一封长长的信。
她实在没好意思说爸妈离婚的事情,只能抓着学手艺这件事,大倒苦水,抱怨姜甜她姥姥有多严厉,抱怨她爸对她也没以前那么疼爱了。
最重要的是,童晓燕还用了整整一张纸,对姜乐生透露了一个“喜讯”——
姜同学,你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你嫂子现在摆摊卖盒饭,一个月都能挣好几千块钱,连新房子都盖起来了,以后她们娘三的生活肯定不用你来负担了,你就安心准备高考吧,争取考出优异的成绩,考上你心仪的大学……
此时的童晓燕,丝毫不知道,自己这封信,会给胡琼芳他们娘三,带来怎样的麻烦。
姜甜也不知道,那个前世为了能独吞大哥的死亡抚恤金,不惜害死亲侄子的恶狼,会因为童晓燕的一封信,再一次盯上她们母子三个。
中秋节过后,修缮一新的“芳姐盒饭”,鸟枪换炮,从露天地摊,换到了新盖的门面房里。
不过价格倒是没涨,还是原来的标准。
唯一的区别就是,店里除了卖盒饭之外,还单独开了一个窗口卖卤菜。
之前就有很多熟客给他们提意见了,说他们摊子上的卤菜品种太单一了,让他们多准备点卤菜。
现在很多人出远门都会带点馒头包子做干粮,可光吃这些,一顿两顿还行,顿顿都吃,谁受得了啊?
要是能买点便宜又好吃的卤菜就好了,这玩意儿放两天也不容易坏,吃的时候也不用加热,馒头掰开,往中间一夹,嘎嘎香!
姜甜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不过之前他们都在一个简易棚子下面做菜,地方太小,只能先顾着炒菜做饭。卤菜就是顺带着卖点。
现在好了,家里新房子盖起来了,后院地方大得很,完全可以施展得开。
为了方便以后“扩大规模”,姜甜还让大舅一口气给自己在后院砌了四个灶台,外加几个煤球炉子,别说做卤菜了,就是蒸包子也管够。
于是,重新开业后的“芳姐盒饭”,就多了这么一个卤菜窗口。
荤菜有卤鸭子、卤猪头肉、卤猪蹄、卤鸡。本来她还想做点卤牛肉的,问了问牛肉的价格,直接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