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小说免费(李昭李昆)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李昭李昆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
最终因忌惮魏军,强行按下了出兵的念头。
驻扎扬州的齐军,火速将刘康一事报给了金陵。
姜岩怎么也没想到,常轩就这么死了;震惊的同时,又倍感可惜。
若不是齐国大部分兵力,都在西面和昭武军对峙;他无论如何,都会再次出兵淮南。
旋即又想到,等几个月后,刘康训练出一支精兵,是否会进攻扬州?
毕竟此时的齐国,无力两面开战。
姜岩心情沉重,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第202章 杨智出兵
“魏帝不仅没有出兵,反而下诏,任命刘康为淮南节度使。”黑冰台二处的负责人,朱旭彦说道。
李昭微微点了点头,“这也在预料之内,哪怕灭了刘康,又能怎样呢?除非魏军在淮南驻军,否则难以控制整个淮南。”
淮南三面皆敌,东面是茫茫大海;以李昆的睿智,不可能在当地驻扎大军。
“要不要属下,派人去联络刘康,合力进攻齐国。”
李昭眼中闪过一抹异色,淡淡道:“如果刘康同意,具体该如何出兵呢?万一刘康反悔,按兵不动又该怎么办?”
“这个.........,在下不知。”
朱旭彦额头出现少许冷汗,心中明白,刚才不该自作主张。
自从韩林君被贬去幽州后,李昭重新定义了黑冰台相关职责。
规定黑冰台只负责打探情报,不准擅自介入其它事。
“既然你不知道,又为何要提议联络刘康呢?”李昭眼冒幽光,步步紧逼,“刘康刚刚夺取淮南,尚未稳定军心、民心,怎么可能去进攻齐国,你连这个都想不到吗?”
一股无形威压笼罩在朱旭彦身上,他再也支撑不住,跪在地上,狠狠扇了自已一耳光,“属下愚钝,请大王见谅。”
李昭冷哼一声,“下去吧!”

“是。”朱旭彦弯着身子,缓缓退了出去。
.......
淮南一事,确实出乎李昭的预料。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起典型的农民起义。
当然,等他们品尝到权利的美妙后,就再也不是农民了。
“刘康”这名字,李昭以前压根没听过。
如今一朝成事,天下皆知。
“乱世枭雄吗?”
李昭嘴角清扬,喃喃自语。
一时兴起,李昭派人给刘康送去一封恐吓信。
信中有这么一句话:“他日,昭将挥兵北上,愿与君会猎扬州。”
对朱旭彦刚才所言,李昭根本不屑一顾。
所谓的“盟友”,也只能骗骗蠢人。
活在当今世道,谁会不明白,只要已方势力渐长,早晚会与他人兵戎相见。
...............................................................................................................
杨智在一切准备完毕后,来向李昭辞行。
李昭见他气质气色,明显比前几日好许多。
“岭南水土、气候与蜀地大为不同,你此次出兵,最好多带一些大夫。”
“大王放心,末将早已备齐。”杨智道。
李昭还是有些不放心,“你带这么多降兵,以及蛮兵;若他们造反,或不愿死战,你打算如何处置?”
“在出兵前,末将已提前下发一部分军饷;若其中还有态度不明或不积极者,已被末将斩杀。且在此次出兵中,末将赏罚分明,必能稳定军心。”
李昭摇了摇头,“这还不够。”
杨智沉声道:“不瞒大王,若要彻底收服其心。我军必须屡战屡胜,尤其是前期。否则..........。”
李昭无语,这老家伙,果然是个赌徒!
赌赢了,荣华富贵!
赌输了,尘归尘,土归土!
第203章 战争的阴云
“末将以为,柳知捷绝不会据城死守。纵观此人平生战绩,多是靠野战取胜。”沈宁道。
李昭豪迈道:“论野战,我昭武军才是最强的!”
除了精锐步卒,目前昭武军已有骑兵六千余人,其中还有数百名重甲骑兵。
褚子清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和蛮人谈判,购买更多战马。
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还会有一千匹战马运抵汉中,它们将会被直接送往前线。
在江陵和襄阳两城,兵器司已建有新的大型工坊;马具、马鞍等,无需再经由成都打造。
“此次若能击败柳知捷,齐军必然难以守住长沙;昭武军则可以长驱直入,推进到南昌一带。”
“没错。”李昭点了点头。
南方形势已经很清楚了,只要能攻破几处重镇,再加上长江中下游平原无险可守,昭武军将直接杀到金陵城下。
而齐国除了七十多岁的柳知捷,已经没有其他顶尖的战将。
李昭深感可惜,要是姜宁贤还在位该多好;以他的生性多疑,哪怕齐国快亡了,都不会重用柳知捷。
“杨智前几天带兵去岭南了,这事你知道吗?”李昭问道。
沈宁表情略有些怪异,“末将听闻了此事。”
“此事你怎么看?”
“末将觉得,实无必要!”沈宁进一步解释道:“即使成功夺得了岭南,柳知捷也不会调兵去收复岭南,难以对长沙等地的齐军造成多大影响。”
李昭微笑道:“他打算借道岭南,杀往后方的南昌。”
沈宁眨了眨眼睛,表情异样,“这还真是,魄力非凡!”
旋即神色一正,沈宁抱拳道:“末将已准备好了,随时可启程前往前线,与石艾共同指挥此战。”
“好!”李昭神情严肃。
这场大战提前了,他决定抢先下手,干掉齐国!
随着幽州军攻破营州、刘康夺取淮南,李昭意识到,随着魏帝李昆的老迈,北方局势将更加混乱。
黑冰台还从汴州传来消息,曹泽有在大肆募兵。
很显然,各方都在努力积攒力量。
时间不等人,为了将来的大举北伐,李昭打算先统一南方。
有个小问题,李昭还没有想好。
“此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石艾上次和本王讲,他认为你更适合担任主将,你觉得呢?”李昭直接把难题抛给了沈宁。
如此大规模的战斗,昭武军里有资格担任主将的,也就只有他们两个了。
沈宁微微一怔,“末将觉得,石将军从无败绩,更适合担任主将。”
“你们两家伙,竟然谦虚起来。”李昭笑了笑,不再犹豫,“你为主,石艾为副。”
“末将遵命!此战必胜!”沈宁表情坚毅。
李昭忽然想到了什么,眼神有一丝杀意,“在开战前,派人给柳知捷送个礼物!”
“什么礼物?”
“他儿子柳思宏的人头!”李昭冷冷道。
若不是之前觉得他或许有些用处,李昭早就杀了他。如今柳知捷摆明和李昭过不去,柳思宏没必要再留了。
沈宁表情古怪,想到柳知捷年纪都这么大了,搞不好会被直接气死。
三日后,沈宁离开了成都。
大量粮草、军械沿江而下,直达前线。
................................................................................................................
长沙城头上,柳知捷迎风而立,眺望远方,面色凝重。
昭武军如此大规模的动作,很难不被齐军斥候发现。
“应该就在下月了。”柳知捷喃喃道。
本来他以为,大战起码要下半年才会爆发;没想到,李昭已经等不及了。
来到前线后,柳知捷惊讶的发现,昭武军的军械精良,竟在齐军之上;土卒勇武,也丝毫不逊色于齐军。
最让他忧心的,是手里无人可用。
而对面的石艾、韩志远、陈哲等人,皆是有勇有谋之人。
柳知捷无奈下,说服姜岩,将沈天之前的副将杨旭,放了出来。
金陵南北两大营里,也挑选了不少将领。
即使如此,柳知捷仍觉得不够。
这时,长子柳思行走上城墙,关心道:“父亲,今天外面风有些大,还是进屋吧。”
柳知捷淡淡道:“刚刚陛下派人来,说了什么?”
“并无大事,只是想问问父亲,是否还缺点什么?”
柳知捷一声轻叹,他心里清楚,姜岩对战事还是不太放心。
毕竟此战太过重要,关乎大齐的生死存亡。
“你代我回复陛下,就说前线将土众志成城、土气高昂;只要保证粮草充裕,必能大败昭武军。”
“是。”柳思行又道:“儿子听说,陛下有派人去联络汴州、长安,希望共同出兵剿灭昭武军。得胜后,襄阳划给曹泽,汉中划给魏国。”
柳知捷摇了摇头,“没用的,只要魏帝李昆还活着。无论是汴州军还是魏军,都不会出动。”
“近来长安城里,疯传魏帝李昆身体有恙。”
柳知捷眼睛一亮,明显对此事感兴趣,“继续说。”
“密探传来消息,最近的几次朝会,常常由太子李佑主持。除此之外,往年的正月初一,李昆都会在宫中宴请魏国重臣,或皇亲国戚。然而今年,李昆却始终未露面。”
“好,魏帝这老东西,早该死了。”柳知捷眼中有一丝兴奋。
普天之下,能让他忌惮的人极少,李昆绝对是其中一个。
忽然想到,李昭急着发起攻势,莫非也和此事有关。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