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主角叫祝晚梨司淮的小说 祝晚梨司淮全文阅读

时间: 2023-11-21 09:21:44  热度: 16℃ 
点击全文阅读

本来依着位份,太嫔是不及妃位的,但大邕虽重君臣之礼,更重孝道,是以祝晚梨先得向长辈问礼。

但林太嫔也没敢直直就受了,忙去扶她,喜意洋洋的,“瞧这天赐般的容色,想来是新晋的良妃罢?还这般懂事,难怪陛下喜欢呢。”

祝晚梨起身了,这才仔细看清这人的样貌来。

鹅蛋脸新月眉,单看面相,比太后要年轻许多,约莫三十出头的模样,眉眼间凌肃之态还未褪去,慈祥之韵亦未生出,可见在先帝朝里,也不是个任人揉捏的角色。

最要紧的是,她在太后跟前不必行礼,足见与太后,当真交情甚笃。

“我正想着是哪个嫔妃陪着太后,叫太后还没见着我就喜上眉梢了,眼下见着这么个天仙般的人儿,也就豁然开朗了。”林太嫔亲昵地拉着祝晚梨,分明是头一回见面,却像是熟识多年的一般,“瞧着你不过二十出头罢?”

“回娘娘的话,臣妾今岁刚满二十。”祝晚梨自认脸皮子不薄,可对上这位太嫔,还是甘拜下风,索性就任由她拉着,大大方方回话。

林太嫔见状更是喜欢,更是握紧了她的手,笑着对太后道:“福卉和福安过了端午,也就十七了,说起来也差不了良妃几岁呢。”

福卉和福安正是如今仍待字闺中的两位长公主(皇帝的姐妹或皇帝的嫡出长女称长公主)。

“可不是。”太后面色慈蔼,招呼着两人坐下,“别一来就站着,坐。”

林太嫔自是坐了与太后相隔一个小炕桌的另一侧,“这不是前几日听万老太妃说起淮阳王要纳妃的事情,料想不日宫中要有宴席,这才特来寻酒喝。”

“你耳朵倒是灵光得很。”太后笑眯着眼,“还说淮阳王呢,我倒是惦记着两位长公主,也是到了适婚的年纪了。原本福安前年就该订了亲的,只是碍于先帝病重,耽搁下来了,眼下孝期已过,该办办还得办。”

“可不是,我也正愁这事呢。庐陵那边多次来信,话里话外都是探口风的意思。”林太嫔轻叹一声,即便再爽朗的人,遇到子女的婚事上来,总是要落些愁意的。

祝晚梨一边感慨,一边努力降低自个儿的存在感,听着两位长辈唠家常。

这时太后也叹了,“庐陵侯世子过了今年也快二十二了,也是拖不得了。按理说哀家身为太后,早该将此事办妥下来的,只是庐陵侯到底不同于寻常的勋爵,此事还得陛下做主。”

时间倏忽而过,太后又留了祝晚梨说了许久的话,祝晚梨既不扭捏也不一味奉承,三人深一搭浅一搭地聊着很是和睦,等离开慈安宫的时候,林太嫔还给了她贵重的见面礼以示疼爱。

回关雎宫的路上,丹青很是兴奋地道:“林太嫔待主子您很是不同,听说太嫔娘娘与太后是多年的交情,这可真是难得。她又送了您这样好的礼,足见对您青眼有加。”

“正因见面礼不轻,才是叫我愁呢。”祝晚梨闭目养神呢,眼下睁开眼来,眸子里埋着淡淡的愁绪。

“啊?为什么呀?”丹青单纯地问。

“林太嫔与我非亲非故,她的身份地位也实在无需拉拢我这一个小小的良妃。如此重礼,怎能叫我能拿得心安理得。”

“主子的意思是,林太嫔有事想求您?”丹青后知后觉,想到了什么,她不由瞪大了眼,“不会是因为两位长公主的事情罢?”

“应该只是福安长公主。”

方才在慈安宫,她实在很不想接林太嫔那礼,可古话说得好,长者赐不可辞,林太嫔又没说是求她办事给的礼,只说是见面礼,不接罢更显得不尊重人,接了礼又必得办事,真真是愁人。

“罢了。”看荣太后的模样,今日与林太嫔碰面,想来也是太后撮合的。

想及太后对她的帮助,她轻叹,“等亲蚕礼过后,找时间先探探陛下的口风罢。”

……

亲蚕礼与龙抬头那日由皇帝主持的先农礼相呼应,寓意男耕女织,历朝历代皇室沿袭此礼,以鼓励大邕百姓勤于耕种和纺织。

于大邕女子,尤其是后妃而言,其隆重程度,堪称数礼之首。因此每年的亲蚕礼,往往会提前半年预备,这也是祝晚梨等四妃接手后不至于手忙脚乱的缘故。

依大邕历,每年三月十五,为皇后亲蚕的大日子。

因宫中无后,则以荣太后代劳。

亲蚕礼之前,荣太后已经斋戒沐浴三日,到了正礼这日,荣太后亲率众嫔妃及勋贵、权臣女眷祭拜蚕神嫘祖、并采桑喂蚕。

能主持亲蚕礼,瞧着自然是荣耀,可里头也有说不尽的心酸。

其间,荣太后光是换礼衣都不下三四套,更要时时保持最雅致的仪态,不能出一丝错漏。

如祝晚梨这样的嫔妃,只需要从头到尾一直站着观礼,跟着叩拜即可,可这一场场下来,已觉得乏累无比了,荣太后只会更累。

第164章亲蚕礼

清风轻拂,耳畔有轻微的风声。

祝晚梨站在人群里,远远看着高台上一举一动皆庄严肃穆不曾有一丁点失误的那位老人,心中对荣太后的敬意,逐渐升至顶峰。

世人皆道,荣太后乃是百年难遇的奇女子。

她想:便是太后这一身的能耐,就是常人终其一生都难以淬炼出来的,更遑论其他。

饶是处处与齐贤妃不睦的裴贵妃呢,对荣太后也都心服口服,在慈安宫时也会下意识收敛了锋芒。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身份,更多时候,是敬佩于荣太后之魄力与仁厚之德……

这一年的亲蚕礼与往年一般,不曾有丝毫风波。

近暮时,太后率众人返回,鸾驾仆一归宫,淅淅沥沥的雨便落了下来,长长的宫道渐渐被雨水铺满,殿外的廊檐下,积水啪嗒啪嗒垂落,滴到小水洼里,发出悦耳的声响。

本来忙碌一日,该困倦的,可不知怎地,祝晚梨竟是到了眼下也没有困意,索性支起支摘床坐在窗边,淡看殿外的风雨。

沈临拿了外袍来,轻手给她披上,“虽说是三月里了,可这雨一下天就冷了,娘娘可要小心着凉。”

她回神,笑着拢了拢衣裳,“多谢姑姑。”

沈临扬眉浅笑,给她端了热茶来暖身子。

祝晚梨双手抱着茶盏,想起一事来,“姑姑在宫中年久,可知晓林太嫔?”

“算不得多了解,隐约知道一些,娘娘想听哪方面的?”沈临向来自谦,她这么说,显见比旁人更能清楚一些内情。

“我听说林太嫔的兄长林大人是在户部当差,林家怎会与庐陵侯扯上关系?”虽说官宦和勋爵互通姻亲也是常有的事,可世袭庐陵侯一家子,自打封侯起,就一直驻守在庐陵封地,最近的一次入宫,还是之前恪王逼宫的时候。

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人,怎么就凑到一起了?

沈临到底年岁大,知道的不少,她解释:“林家虽是京城里的旧族,可最早正是从庐陵发迹的,根儿也在庐陵。林老太公致仕后,就回了庐陵去,是以林家在庐陵当地,是首屈一指的望族。”

“原来如此。”祝晚梨恍然大悟,难怪林太嫔膝下的公主能与庐陵侯世子订亲呢,可见是早有来往的缘故,这样就说得通了。

“还有一事,听闻两位长公主是同年出生的?”那就必然有一位不是林太嫔亲生的。

沈临颔首,“正是,福卉长公主排行在三,是昔年一位美人所生,比福安长公主就大了几个月。”说到此处,她默了默,“只是那位小主子运道不好,生下长公主次年就因病离世了。因与林太嫔有故,便将长公主托付给了太嫔。两位长公主年龄相仿,又一同教养在林太嫔膝下,因着太嫔不曾厚此薄彼,两位长公主自小便守望相助相处和睦,也算是宫里口口相传的佳话了。”

闻言,祝晚梨点了点头,“这也是难得。”

亲蚕礼后,秀女大选之事便更抬上日程来。

荣太后放了权,祝晚梨和裴贵妃龚嫔三人便很是忙碌起来。

一晃便是小半月的光景,到三月末时,秀女初选已过,数百秀女也齐齐入住大邕后宫后头的储秀宫和毓秀宫学习规矩礼仪。

而在这些时日里,后宫里的嫔妃们也没闲着。

要说最叫人瞩目的两件事,还都是近几日在御花园里发生的。

据说那一日,被降位后的采女方氏在御花园翩翩起舞,正巧碰上了前往御花园散心的景安帝。景安帝感慨方采女舞姿动人,方采女也声泪俱下细数往日过错,一心认错很是诚恳,景安帝因此动容。

于是本以跌落下去的方氏,骤然间东山再起,引得张美人为首的一众嫔妃很是不满。

这也引得三日前方采女在御花园散步时,与张美人起了纠葛,张美人竟一时失手打了方采女!裴贵妃大怒,斥责张美人不守宫规罚抄女则。

至此,方氏之恩宠,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模样,后宫也再次不平静起来。

丹青绘声绘色地说着近来宫里发生的事情,面上很是气愤,“裴贵妃很是抬举方采女,奴婢听说,茯苓宫的掌殿女官都巴结着方采女呢,全然不祝其他几个嫔妃的死活。”

“才被降位,这没多久就又起来了,足可见其受宠,莫说茯苓宫的掌殿,就是六尚二十四司只怕都紧赶着呢。”红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