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苏筱楚寒乔全文赏析完整版阅读-苏筱楚寒乔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时间: 2023-10-26 16:00:13  热度: 15℃ 
点击全文阅读

没想到儿子根本不在意他们丢不丢脸,只在乎明天之前能不能凑齐五十块钱。

说实话,两老有点寒心。

但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以后还要靠他养老呢!

就算不满也只能忍了。

“好了,我和你爹会尽快,忙活了半天你和朱寡……丽花也累了,回房午休去吧!”

打发走儿子和未来儿媳,老两口才扛着锄头,偷偷摸摸去了猪圈。

搬开又脏又臭的猪食槽后,他们还在庆幸,幸亏把家底藏在这里,没被苏家那群强盗挖走。

庆幸没几分钟,当他们吭哧吭哧挖出个大坑,却没有挖到装家底的妆匣子时,两颗心心顿时跌至谷底。

“老……老头子,东西呢?还在下面吗?”

“我根本就没埋多深,照理来说早就挖出来了。咱们的家底可、可能没了。”

陈家老两口意识到藏在猪食槽下的家底没了后。

脑子犹如被锤子重重击打了一样,眼前一黑双双倒地。

等休息够了出来的陈东升和朱寡妇发现时,老两口在猪圈里已经躺了一个多钟头了。

陈东升身材瘦小,又没做过农活,可没力气把他爹娘弄回屋里。

朱寡妇又挺着大肚子,弯腰都困难更别说搭把手了。

他们只能任由老两口躺在猪圈里,跑去队里找人帮忙。

“根子叔,我爹娘晕倒了,麻烦你帮我把他们弄进屋里去行吗?”

“东升啊!叔手里正忙着呢?走开会扣工分,你还是去找别人吧!”

“三柱叔,请你帮我个忙……”

“没空,找别人去。”

“……”

陈东升在地里求了一圈人,没一个愿意帮忙的。

自从苏家人把陈东升和他父母的恶行,公之于众后,杏花大队的人就恨不得跟陈家划清界限。

就怕陈家做的破事传出去,影响自家的名声。

所以,才会造成现在孤立陈家的局面。

陈东升和朱寡妇只能哭丧着脸回去。

最后拜托朱寡妇的前婆婆来帮忙,跟陈东升一起把陈家老两口从猪圈拖回屋里。

等陈家老两口醒来,陈东升还没来得及问他们晕倒的原因。

就被他们先扯住衣襟,质问是不是偷了猪食槽下面的钱。

又怀疑是不是朱寡妇偷走的。

怀疑来怀疑去,都没怀疑到苏翠翠母子身上。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对母子太过老实,给他们一百个胆子都不敢偷拿。

朱寡妇的婆婆得知陈家的钱没了,拉着朱寡妇就离开。

扬言没钱不嫁,孩子生下来就卖掉。

一时间,闹得鸡飞狗跳,没个消停。

直到秋收后,有个嫁到山花大队的媳妇儿回娘家,说起苏翠翠母子盖了新房子的事。

陈家听说后,才怀疑他们母子拿了妆匣子。

跑上门质问,反倒挨了一顿教训。

当然,这是后话。

秋收前半个月,队里基本上没多少活了。

闲下来的老婆子小媳妇,就爱凑到一起扯闲话。

最近队里最热闹的话题有三个。

一个是关于苏翠翠离婚的事情。

这不村头的老榆树下,正聚集着几个小媳妇在聊着这事儿呢!

“以前我还羡慕苏翠翠长得漂亮,受男人喜欢。现在看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怪可怜的。”

“唉!漂亮的女人反而命不好。以后咱们还是别说她了。”

“再漂亮又怎么样,嫁出去八年,被婆家磋磨得老了几十岁,真是造孽啊!”

“我倒挺佩服她的,离了婚不靠娘家,自个儿带着儿子自食其力。”

“……”

大队部门口的晒谷场上,坐着一群老太太在搓麻绳、编麻袋。

秋收的时候,要用来装粮食。

她们边干活,边聊着另一个热门话题。

“白知青怎么舍得把工作让出来给她二嫂啊?你们说这里面有没有陈金莲的手笔?会不会是她要求白知青把工作让出来的?”

“祁老婆子你要编排杨金莲,也找个好点的理由。大家都知道杨金莲最偏心四房,怎么可能会逼四房把工作让出来?”

“要我说啊,就是白知青的身体不好,去县里工作光来回就要很长时间,她那身体哪里受得了。再说苏老二夫妻为人不错,白知青会把工作让给柳红梅,真不奇怪。”

“如果真是这样,那白知青是真大气。听说一份正式工作能卖五百到一千块呢,她就这样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让给她二嫂了,这人不错,是个好的。”

“……”

这群人议论完第二个热门话题后,对白玥病秧子、懒婆娘的印象完全扭转了,都夸她大气、人好。

之后,又聊起苏翠翠盖房子的事。

“诶,你们说这苏家大闺女盖房,是陈家给的钱,还是苏家出的钱?”

“呸,就陈家那样,肯出钱才怪。”

“肯定是杨金莲和苏建平心疼闺女,出钱给建的房子。”

“不是说陈家有错在先,才离婚的吗?我估计上次苏家几兄弟跑去陈家闹,肯定让陈家赔了不少钱。”

“陈家赔钱了会这么消停?”

“……”

第128章房屋设计图

这边争来争去,都没有争出结果。

苏家人还不知道他们成了议论的中心,正专心致志的盖房子。

一向安静的村尾,这些天变得人来人往,特别热闹。

“三哥、三嫂,向西发电报回来了,还有一张汇款单。”

苏翠翠新房盖到第三间的时候,苏建设来到盖房现场。

亲自送来苏向西发回来的电报和汇款单。

“看来老三那边有回复了。建设,把电板给我们,等孩子们回来再一起看。”

“好嘞,三嫂你收好咯!”

这个时间,家里人有去上班、上学的,苏奶奶即便拿到电报,也没有急着打开看。

打算等大家回来,一起拆开看老三的回复。

傍晚,外出的人都回来了,帮着建房的村民也收工回家。

监工的几人,也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家里。

苏奶奶甩着手上的水珠,招呼众人到堂屋集合。

“娘,不做饭聚在一起做什么?”

“肯定有事要说呗!”

“什么事儿啊?”

“……”

不知情的几个,询问苏奶奶集合的原因,吵得她头疼。

“安静。听我说。”

苏奶奶一发话,闹哄哄的堂屋就安静下来。

她这才从口袋里拿出放了一天的电报。

“老三发了电报回来,应该是回复建房的事。我现在拆开看。”

随着撕拉一声,电报拆开。

上面只有‘同意’两个字。

苏奶奶再拿出汇款单,看了眼上面足足一百的汇款金额,想必是三儿子怕家里的钱不够,贴补建房用的。

搞清楚后,苏奶奶才告诉众人,苏向西的决定。

“还是向西懂事,怕咱们建房钱不够,还寄了一百块钱回来。换做你们大哥,估计要闹上好几天。”

“老大都分出去了,今天不说他。”

苏爷爷及时打断念叨大儿子的老妻,怕她骂起来没完。

赶紧转移话题,“咱们说说建房的事。你们觉得是现在扩建,还是等秋收后再建?”

“当然是现在建,等忙完秋收再种上冬小麦,都要准备猫冬的事了,别人哪有时间帮咱们建房子。”

“我也赞成现在建。”

苏爷爷听了老二和老四的意见后,就拍板道:“行,咱们明天就开始动手。老二、老四吃完饭,你们就去村里找人过来帮忙,条件跟大闺女一样,给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