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年年沈七郎(李年年沈七郎)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李年年沈七郎阅读无弹窗)李年年沈七郎最新章节列表
李大侠:有什么不当讲的?我就嗑叶朗哥和嘉嘉姐了!沈七郎 OUT!
周希沛:上次怎么说的?赶紧撤回。@李大侠
“李大侠”撤回了一条消息
陈竹编:李大侠你撤回了什么?
覃木匠:李大侠你撤回了什么?
——————————————————
李晓霞坐在一排排风晾的红薯粉丝之下。
虽然被迫撤回了那条消息,但是她打算好好利用这张照片。
这几天她想通了。通往爱情的路难免曲折坎坷,对沈七郎死心是不可能死心的,她李大侠从来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沈七郎自己也说过,他和李年年之间可能不可能,不是他说了算。
她就想和沈七郎在爱而不得这件事上较较劲,想看看到底是自己先对沈七郎死心,还是沈七郎先对李年年死心。
点开朋友圈,上传那张氛围感满满的照片,字斟句酌地敲出一段文字。
为了避免再挨周希沛的训,设置观看权限,仅沈七郎一人可见,发表。
「文案有叶朗哥,设计有嘉嘉姐,178 青年合作社的黄金宣传搭档,辛苦啦!」
李晓霞愉快地把手机放进兜里,神清气爽地走回劳作的队伍,和工人们一起将机器里新产出的红薯粉丝一架一架依次挂上高处风晾。
沈七郎点开宋青岚发来的“向善讲堂”老党员公开课安排表。
开讲第一课安排了抗战老兵李新贵宣讲红色故事。
他建议宋青岚和赵春兰一起对家里有中小学生的家庭做入户宣传。
每日为农活或者生意忙碌的家长们在这方面的学习意愿往往有限,如果是为了让孩子受教,他们更愿意带着孩子往村部大院跑这一趟。
向书记的朋友圈里就是各种村务、党务信息的广告宣传栏。

他想用宋青岚自制的那张“向善讲堂”老党员公开课的海报单图发条新广告。
点进朋友圈就看到了李晓霞发布的那条新动态。
53.在乎的人,以及同行的人
沈七郎点开那张照片,虽然李年年的表情专注得就像是个正在和同学讨论难题解法的学生,但是他心里难免有些吃味。
既想在内心说服自己不要见风就是雨,又想直接在李年年和叶朗之间砌一堵墙。
这一闪而过的,微不足道的嫉妒的瞬间,让沈七郎忍不住暗嘲自己。
他觉得那种根源于对某人或某物的占有欲的计较情绪,实在是不太磊落。
沈七郎从向安手里接过那两个保温桶时,李年年挽着向宁走进了云海餐厅。
陈新和叶朗在她们身后聊得十分投机。
走进包间落座,覃森又郑重其事地起身朝向宁鞠了一躬。他那声“嫂子好”还没说出口,就被陈新生生瞪回了肚子里。
总是为宣传进度操心的周希沛发话。
“覃森和陈新你们俩那茶桌椅,还有茶具和落地灯应该有现成的吧?”
覃森点头,“我看了下那块地方,我那边能找到尺寸差不多的,够放。不用重新做。”
“茶具我本来想重新做一套,时间来不及,落地灯我觉得那里适合放个钓鱼灯。”
“所以茶具和落地灯也可以用现成的?”
“可以,后期可以再换。”陈新从自己挎包里抽出两本澄心竹艺的产品画册,“要不你们直接选一套?你们定了我尽快安排人送过来。”
覃森把点菜单递给服务员,“吃完饭去把具体尺寸量一下,我那边的桌椅送过来也快。”
向宁和李年年一起翻阅着澄心竹艺的产品册。
周希沛凑过去看叶朗手里那本,几个人都拿出了精挑细选的架势。
陈新给大家的杯子里都倒上了茶水,“李年年你有空了可以经常去我那儿坐坐,环境还可以,就在竹叶坡和向善坪交界的地方。”
“好啊。”李年年随口问,“你当初为什么选在那儿办厂啊?”
“竹叶坡有原材料,向善坪物流方便。”
李年年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叶朗翻看着画册,朝陈新投去一瞥,“你怎么不说让我也去坐坐?”
陈新玩笑道:“你每天在单位喝茶看报那么忙,哪有时间经常去村里闲逛?”
“我被派到万匠泉驻村了,岗前培训结束后到岗,要待两年。”
李年年和周希沛震惊地看向叶朗。
陈新和覃森异口同声,“真的假的?”
“真的。”
“咱们 178 成员要在沵湖镇全体集合了呀这是。”周希沛朝覃森使了个眼色,“加两瓶好酒,算我的。”
“听周董的。”
“好事啊!”陈新拿出了东道主的豪气,“叶朗你就住我家,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
“行,我把餐宿费交给叔叔阿姨。”
“你跟我说这些?那你给我写文案的钱我是不是得现在结给你?”
“那倒不用。”
“你也不用跟我算那些,你去为我的老家作贡献,哪能收你钱?”
“可以与群众同吃同住但是不能白吃白住,这是纪律。”
“你跟我讲什么纪律?”陈新喝了一口茶,“以后怎么称呼你啊?叶村长?叶书记?”
“现在的村长和书记都是一肩挑了。”叶朗轻笑,“我是去辅助你姑妈的,叫我小叶。”
“小叶你好好干,我姑妈终于能好好休息休息了,当村干部真的太累人了。”
叶朗笑而不语。
山村里的山石与草木,湖河与田土,还有那些藏在村庄尘烟里的人情世故,于他来说,都是挑战。
再入万匠泉,他觉得自己像是即将踏入一张巨幅古卷的探索者。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在这幅土地上书写出什么样的新故事。
李年年再一次从叶朗身上看到了,那种如杉木般温和的生机。
听了陈新的话,她想到了每天都在忙碌里奔走的沈七郎,迟疑了一会儿,拿出手机。
——向书记,在忙什么?
沈七郎正在准备下周开会的发言稿,看到她的新消息提示立即点开。
——准备下周开会的资料,你呢?
——等着上菜吃饭,你吃饭了吗?
——吃了,我晚点打给你?
——·ᴗ·好的,向书记辛苦了。
——我不辛苦,你好好吃饭。
她用关心的词句送来的这种短暂而日常的甜蜜,对于沈七郎来说都像是忙碌生活里的额外奖励。
无论多么精力充沛的人,每天穿梭在乡野的大小杂事和人情繁琐之间,难免会有感到疲累的时候。
不是不辛苦,只是专注于朝目标行进的人没时间抱怨辛苦。
向宁一直认真地翻阅着澄心竹艺的产品画册,停在其中一页,思考了很久。
她碰了碰李年年的胳膊,为了避免手语又被陈新破译,直接发了消息给她。
——我想把茶社的茶具换几套竹丝扣瓷的那种,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啊,反正你那些茶具每年都要换的。
——好的,你和陈新聊一下。
——你是老板,让我去聊?
——我怕他又跟我聊别的。
李年年抿嘴笑了笑,匆匆朝陈新投去一瞥。
注意力一直投注在向宁身上的陈新,撞上李年年的目光,微微挑眉,眼里流露出好奇和疑惑。
叶朗和周希沛终于选定了一套茶具。
李年年看了看,正是向宁刚刚选的那套,她举着画册指了指。
“我们也选了这个。”
“那就定这套。”陈新痛快地拍板,“你们把灯也定一下。”
李年年趁势探问,“陈新,这套茶具你那儿还有存货吗?”
“这种都是定做,只有一套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