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李显与太子妃卫宓的故事求书热文免费阅读-李显卫宓小说分享全文李显与太子妃卫宓的故事
吓得退后十米之远,她因为过于好学,凑得太近,火星差点溅到她脸上。
李显压抑着兴奋的心情,对春香说:“立即派人去江陵铸币厂,把李寿李福两兄弟找回来。”
“是,主子。”
大家都盯着被烧成黑粉的大力丸呢,没有注意到李显为何如此兴奋。
硝石的用处可太大了,既能制冰又能制造火药,掌握了这玩意儿,将来不管对抗谁,都是稳操胜券,碾压之势。
李显拿了三枚铜钱样币,上了皇宫派来的马车。
冬儿则连忙去向卫宓禀报。
卫宓这几日心情不错,正在拿着古筝为李显作的诗词谱曲。
听到冬儿的汇报,也是十分担忧。
“不会是皇帝病危吧,太子怎么还不回来啊。”
第六百四十五章 645
第六百四十五章 645
皇宫,昭仪殿。
李显被徐福带到门口,秦宁素站在那迎接。
两人只是眼神稍稍对接,便能感受到对方的情意和关怀。
“微臣拜见秦昭仪。”李显说道。
“跟我进来吧,圣上在等你。”
“圣上龙体可安康,太医有什么说法吗?”
“只能缓解,无法根治,有脑风的可能性,这两日头疾稍微好些。”

脑风便是中风,武帝这个年纪,日日大鱼大肉重口味,加上年轻时四处征战,受伤也多,老来病痛缠身是必然了。
武帝躺在卧榻之上,十分憔悴,眼神呆滞地看着屋顶,头发也越加花白,不再有昔日征战沙场的威严,也很难把他跟“杀帝”之名联系在一起。
“微臣李显拜见圣上,万岁万万岁。” 李显抱拳说道。
“爱卿来了,坐吧。”武帝依然呆望着天花板,过了半响,才无比感怀地说:
“朕近日养病,深感人生之艰难,就像那不息之长河,虽有东去大海之志,却流程缓慢,征程多艰。然江河水总有入海之时,而人生之志,却常常难以实现,令人抱恨终生!”
李显对这句话也十分欣赏,似乎许多有抱负的君王权臣都说过类似的话。
武帝虽然读书不多,但有感而发,也是文采斐然。
“圣上起于微末,凭一己之力,夺得天下,勤政爱民,实乃百姓之福,不应对自己太苛刻啊。”李显安慰道。
此刻除了拍马屁还能干嘛?
不管功与过,武帝的人生都走到赛末点了。
“李爱卿是坦荡之人,就不用说那些好听话了,年轻时我是不会想这么多的,昨日深夜,我赫然发现从开始起兵到如今,整整四十年过去了,因为战争和饥荒,死的人超过了两千万。”
“这其中有一千万居然是活活饿死的,就饿死在我当政的这些年。”
“不管爱卿信不信,我初心并非如此,只是无奈能力有限,只会打仗,不会治国,更不知如何对付那些贪婪的开国世族和功臣。”
李显很是头痛,这个时候,老人必然絮絮叨叨,各种悲伤感怀。
但他又不能说,皇上您说得对,您死不足惜啊。
他得脑子飞速运转,想各种冠冕堂皇的话来安抚武帝。
“圣上能夺得天下,那便是民心所归,即便您不反,昏庸的大楚王朝一样有人反,我辈能做的,就是打理好国家,让活着的老百姓以及他们的孩子,吃饱穿暖,过几年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至于世族和功臣,那是您心善仁慈,只是他们克服不了自己的弱点,无法为圣上分忧罢了。”
李显一通高级拍马,让武帝的心情好了许多。
他想要爬起来,秦宁素连忙将枕头放在他后背靠着。
“知道朕为何急召你来吗?”
“臣不知,以为是想看看新币,我带来了三枚样品。”
武帝接过去,仔细看了看,有点爱不释手。
“新币我慢慢看,这玩意儿做工精致,想必是能推广成功的。”
“那圣上还有其他吩咐吗?”李显问。
“今天四皇子来探望我,说在白马寺看到你了,青牛道长即将推出的龙虎五石散,国丈爷已经推荐我用,爱卿怎么看?”
第六百四十六章 646
第六百四十六章 646
武帝这么问,就是他心里也大概明白,最想他死的人只有两拨。
一拨是太子势力,他死了即可继位。
另一波是皇后势力,他死了就可以夺位。
既然是皇后势力推荐的,那他就问太子势力。
幸好这件事在来的路上,李显早就想过了。
是装作不知道,还是规劝或者阻止,毕竟这是一次废掉皇后的最好机会。
但刚才听到武帝如此凄凉的一番话,他也算是动了恻隐之心。
武帝对他有知遇之恩,一代枭雄也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但他又不能胡说八道,让武帝觉得他反对用什么仙丹,毕竟现在李显也没有办法缓解他的病情。
“臣不懂医术,从药理上无法给圣上意见,倒是有点想法,可作为参考。”李显说道。
他的想法是把事情分析一番,至于吃不吃,由武帝自己选择。
反正吃不吃,他都活不了多久。
那所谓的龙虎五石散无非就是加快进度罢了。
“那爱卿就知无不言,朕保证不会怪罪你,既然专门问你,肯定是有心理准备的。”武帝说道。
“其一,关于五石散和大力丸,去白马寺的途中,我倒是听人说过,大力丸能使人兴奋异常,或许跟里面的成分有关,也或许能让皇上暂时恢复一点精力。”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是药三分毒,一时的痛快,必然带来诸多副作用。”
武帝点点头:“嗯,朕懂你的意思,你继续说。”
“其二,微臣不信有什么仙丹,也不信有什么仙人,否则那青牛道人早就登极乐世界,不会这么喜爱民间俗物,大力丸售价二两白银,五石散售价五十两白银。”
“五十两白银,这都能在京都购置宅子了吧?”武帝有些震惊。
“是的,他当着所有香客公布的,微臣也很震惊。”
“莫非是药材昂贵,炼制工艺复杂,所以才收这么多?”
“这个微臣就不知道了,只是基于常理分析,圣上可以与青牛道人沟通一番,他是章召谋的师兄,自己先跑到京都来建立声望,或许目标是加官进爵。”
经过李显这么一梳理,武帝也有点豁然开朗。
但是对病痛的恐惧,对减轻痛苦和延长寿命的渴望,让他对青牛道人产生了一丝期待。
毕竟太医都在宣称有效,还有民间造势,都是那么令人心动。
这就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心态,任谁都一样。
“朕听说那青牛道人都已经105岁了,还是鹤发童颜。”武帝不甘心地说。
“他的确很显年轻,只是臣觉得吧......”
李显说到这里刹车了,他已经听出来武帝的意图,不敢再多说下去。
“爱卿继续讲,我们这只是讨论,吃不吃是朕的事,兼听则明。”武帝鼓励道。
“105岁的年纪,应该经历过前朝至少两代君王,前朝两代国君貌似寿命并不理想。”李显说道。
这个角度十分刁钻,一般都想不到,脑子不够好的,甚至都理解不了。
但武帝却恍然大悟,既然青牛道人靠这玩意儿活到105岁,大楚王朝的国君是傻子吗?
为何连四十岁都没活过。
他之所以能夺得皇位,就是因为前朝国君早亡,十五岁的太子登基,导致朝廷内乱才有机可乘的。
第六百四十七章 647
第六百四十七章 647
李显知道自己这样说,对武帝来说是很残忍的。
因为从逻辑常识来分析,这青牛道长的丹药都不会是他的救星。
也就意味着,武帝求生的最后希望也没了。
但他之所以愿意冒险说这些,就是相信武帝枭雄一生,并非贪生怕死之辈。
否则就不可能亲自披上铠甲,大杀四方。
也没必要找他专门来宫里,交心长谈,直接吃那什么五石散便行。